一步之遙
東北地區在等一座萬億城市。
2024年,我國共有27座城市GDP超過1萬億元,從具體區域分布看,廣東有4城上榜,江蘇5城在列,中西部城市如重慶、成都、武漢等也在萬億城市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東北地區卻一直沒有城市突破萬億門檻。
不過,這種局面有望在2025年被打破。
最新數據顯示,大連2024年GDP達到9516.9億元,倘若能順利實現2025年增長5.5%的目標,那么大連將成為整個東北地區第一座萬億級城市。與此同時,沈陽預計2026年邁入萬億行列。
區域經濟的發展通常需要一個龍頭城市的帶動。東北大學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曾在采訪中表示,在大連和沈陽邁過萬億的門檻后,長春、哈爾濱等其他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也可能會逐漸趕上來。隨著這些中心城市發揮更大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東北地區整體發展有希望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大連沖擊東北首個萬億城市
近年來,大連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從2023年起表現更為突出。
2023年,大連實現了6%的經濟增速,GDP達到8752.9億元。到了2024年,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生產總值達到9516.9億元,同比增長5.2%。
大連經濟“兩連跳”的背后,第二產業提供了不小的動力。2023年,大連第二產業增加值3715.2億元,增長9%。2024年,其增速在三產中仍然最高,為6.6%。
回顧大連近兩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可以看出,傳統優勢產業的穩健運行與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共同構成了其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從傳統優勢產業來看,大連的石化工業和裝備制造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例如,在發展綠色石化工業的重要區域——長興島經濟區,2024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突破2525.5億元,占大連市工業產值的29.7%。其中,恒力集團在長興島建有1200萬噸/年PTA、450萬噸/年PX、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和150萬噸/年乙烯項目,新建恒力新材料科創園,達產后可增加產值1100億元。
其裝備制造業憑借深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積累,在船舶、汽車、機床等多個領域持續發力。2024年僅旅順口區的船舶制造業產值就達到了105億元,同比增長8%。
傳統產業穩步增長的同時,大連的新興產業也在發展。
2024年大連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此外,海外華昇高端電子材料項目投產、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納入國家重大項目等,都證明了大連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勃勃野心。
作為一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國際奢侈品牌LV入駐的時髦城市,消費實力回升也有力地帶動了大連經濟發展。
2024年大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5.9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升級類商品消費保持快速增長,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6.1%、42.6%。
綜合這些發展優勢,不難看出大連為何有望在今年沖刺“萬億俱樂部”。
△ 大連 圖源:圖蟲
不過要想在2025年達成萬億目標,大連仍需“鍛長補短”。
比如在產業結構方面,雖然大連第二產業貢獻突出,但第三產業的發展質量和規模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仍有差距,特別是高端服務業,如金融創新服務、科技研發服務等,專業化程度和集聚效應不足。
在人才吸引和留存上,盡管大連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相比一線城市,在薪資待遇、職業發展機會等方面缺乏競爭力,導致高端人才流入不足,本地人才流失現象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創新發展。
東北三省需發揮各自優勢
在東北地區,懷揣萬億GDP夢想的城市并非只有大連。
早在2023年,沈陽就制定了《沈陽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三個一”的目標,即到2025年實現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00億,人口規模突破1000萬。
同樣,長春也將經濟總量邁向萬億列為重要發展目標。在《長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十四五” 時期,把長春建設成為常住人口超1000 萬、經濟總量邁向萬億的特大型現代化城市。
這意味著,在東北四大城市中,已有三個向萬億GDP城市目標發起沖擊。從各地綜合實力來看,大連之后,下一個最有可能成為萬億城市的是沈陽。
△ 沈陽 圖源:圖蟲
2024年,沈陽GDP達到9027.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別高出全國和全省0.2和0.1個百分點,連續3年超過全國、全省。
展望未來,沈陽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大關。2025年,沈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5.5%以上。若能連續兩年完成這一增速目標,那2025年和2026年,沈陽的GDP將達到9523.6億元和10047.4億元,順利晉級“萬億俱樂部”。
除沖擊萬億城市之外,沈陽還致力于角逐國家中心城市,這在國家戰略布局中意義重大。對沈陽而言,若能成功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將極大提升城市能級,獲得更多政策支持與資源集聚,進一步增強其在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的影響力與輻射帶動能力。
大連與沈陽雙城崛起,不僅對遼寧意義重大,對整個東北地區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不過,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永亮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提醒到,要清醒地意識到經濟輻射效應中地理空間上的局限,
劉永亮認為,從區域中心理論來講,處于區域中心的位置,往往更容易對四周形成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而大連位于東北地區的邊緣,對該地區整體的輻射帶動影響相對有限。
由此可見,振興東北不能僅僅依靠大連等重點城市。劉永亮認為,東北各地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比如大連可以繼續鞏固和發揮其港口優勢,黑龍江則可以利用自身的邊境優勢,挖掘發展潛力。如此,東北地區未來才能迎來全新的發展空間。
(轉載開白請添加微信,ID:rafe0101)
撰文|李杭
編輯|梁勵
版式| 松
? 三個副省級城市的沖刺賽
? 這座一線城市,為何急著建地鐵?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
為熱愛生活的人們展示城市多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