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為為科技產品命名時,習慣從中國傳統神話中尋找靈感,特別喜歡《山海經》具有中國特色名稱。最新消息卻顯示,華為為產品命名似乎不再局限于《山海經》,最新申請“二郎神”、“雷震子”商標來源于《封神演義》,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熱議,網友期待華為要打造“封神宇宙”。
根據信息顯示,華為最新申請多份商標處于審核狀態,包括Wukong、二郎神、雷震子、雙子星、迎春花等。其中,Wokong是“悟空”拼音,來自中國傳統名著《西游記》,但不清楚為什么沒有注冊中文商標,而是選擇注冊“悟空”兩個字拼音。
除“悟空”,二郎神、雷震子也是中國傳統知名神話人物,特別是二郎神信仰在中國有著上千年文化傳承,傳統名著《封神演義》、《西游記》等小說中都有記載。近些年隨著《寶蓮燈》、《封神》等一系列影視劇爆火,二郎神楊戩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華為申請相關商標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大多數網友認為,華為喜歡在《山海經》等傳統中國名著中尋找命名靈感,體現其無與倫比文化自信。將科技與神話結合,中國人可以快速感受到華為的文化底蘊,外國人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化傳承,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命名方式。
當然了,目前還不確定華為會將以上命名用在哪些產品上面,商標注冊只分類為“科學儀器”,實際覆蓋產品終端非常龐大。按照商標分類標準,其可以運用在科研、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不只局限于華為目前面向消費者端的手機和汽車業務。但考慮到命名接地氣,華為大概會將其運用在手機和汽車等相關產品上,且符合名稱印象。
例如,二郎神最大特點為“三只眼”,網友建議將“二郎神”商標用在3D人臉識別,畢竟華為Mate70系列便是居中三顆獨立挖孔,用二郎神命名實在太貼切不過。而雷震子則可以用在激光雷達、或者電力相關方面,比如華為可以推出“雷震子激光雷達態勢感知系統”,用于智能駕駛方面技術命名,大多數中國人應該對此感到非常親切。
回顧一下華為命名發現,每一款產品都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包括鴻蒙系統、麒麟芯片、泰山架構、玄武機身、盤古模型、巴龍基帶、昆侖玻璃、靈犀通信、乾坤智駕、鯤鵬平臺等。相比那些傳統詰屈聱牙命名方式,或某些廠商喜歡用英文為技術命名,華為神話命名方式更為直觀,更受中國消費者喜歡,也更能展現屬于中國人的化自信。
小伙伴們,你怎么看待華為最新申請二郎神、雷震子商標,你認為用在哪些產品上最合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