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房改造如火如荼,二手房迎來“大翻身”,成為剛需家庭購房的首選。
只是在買二手房時,不僅要考慮到地段,裝修,配套等因素,房齡也特別重要。
行內建議,如果房子超過了這個年限,還是別買了。
.01
二手房的“甜蜜陷阱”
南京的王女士,買了一套房齡20年的步梯三樓,90㎡,幾乎0公攤,小區環境雖比不上新房,但物業費只要高樓的1/10,而且周邊配套完善,還是學區房。
原本覺得這樣的規劃已接近完美,但沒想到,現實卻給自己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首先,裝修花了八萬多,期間還因為各種噪音,與鄰居矛盾不斷。
其次,水電燃氣過戶時才發現,自己家的水竟然和樓上是共用的,如果要分戶,還得花幾千塊。
還有,還沒入住,發現原房東欠了一年多的物業費。
最后,入住沒幾天,就被樓下投訴漏水,修了幾次都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
從裝修到入住,遇上了各種麻煩,前前后后花的錢并不比買新房便宜多少。
不得不說,老房子的真是個“甜蜜陷阱”!
02二手房的“坑”有多深?
除了房齡堪憂,其中的“坑”也令你意想不到:
1、質量堪憂
當初圖物業便宜,買二手房的人,最后都敗在了質量上。
深圳的@曼妮,因為覺得物業費便宜,一個月也就幾十塊錢,所以果斷選擇了老房子。
入住以后才發現,幾十塊錢的物業服務讓人一言難盡。
綠化帶雜草叢生,衛生狀況不堪入目,設備設施常年壞了不修。
更惡心的是,每天樓梯口都堆放著一大堆的垃圾,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蒼蠅密密麻麻在上面飛著,每次進出門都覺得惡心的不得了。
2、停車難
老小區基本上都沒有地下停車場,路面車位就更是緊張,車輛亂停亂放很普遍。
住這種小區,根本就不敢讓孩子去到小區里面玩,太不安全了!
3、房屋質量堪憂
房子一旦上了20年的高齡,就會出現各種質量問題,管道破裂、電路老化、墻面掉皮開裂、隔音效果越來越差…
而且老房子防火、抗震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隱患。
這樣的房子不僅將來維修成本更高,而且還影響居住安全。
3、居住舒適度差
很多老房子在設計和功能上遠滿足不了現代生活需求。
比如衛生間沒有淋浴設備,沒有窗戶,廚房不夠寬敞,房間布局也不合理等等。
買了這樣的房子,要么你就長期忍受生活不便利,要么就要花大價錢去重新改造。
而且很多房齡較長的老房子并沒有達到危房標準,將來拆遷遙遙無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房子的老化問題更嚴重,便利性更差,以后想要轉手就更難了。
比如三線城市三叔的一套房子,就是20年前建造的,140平米的老房子只賣八萬塊,掛牌半年都無人問津。
03如何避開二手房的“坑”?
①親眼所見
買房不要光聽銷售吹噓,你得親自去看,房子的狀況,物業水平,周邊配套…這些都要親臨現場。
②重視房齡
房齡5到10年的二手房,還可以買來住一住,畢竟不用大的翻新,居住舒適度還算可以。
超房齡就不建議買了,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住的心情都差。
③做好規劃
買之前一定要考慮到需求和經濟實力,做好預算。
如果是打算讓孩子上學方便,就選學區房;
如果想居住舒適度高一點,就選物業好的樓盤;
④提前了解貸款政策
房齡越長,貸款審批就更嚴格。
買二手房之前一定要了解貸款政策要求,可以先去銀行打聽打聽,看看是不是符合自己預想的貸款標準。
比如你看中的某個樓盤,你的預算是首付兩成,但實際上,首付最低只能做到四成。
這種差距就會影響到你的資金規劃。
而且買房還得要考慮到自己長期的還款能力,最好房貸控制在每月收入的30%以內。
畢竟大環境不確定,誰也不能以當前的情況來確定未來永遠不變,所以不盲目舉債才是最明智的。
04如何買便宜二手房?
便宜的二手房往往都在中介的內部網絡,這種房子中介也往往會給到忠實的客戶。
但想讓中介感覺你是忠實的客戶不是靠嘴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不要一來就跟中介砍傭金,得讓他覺得你是潛在大準客
很多人去買房,第一個事就是將中介的傭金砍到最低,這種做法只會讓中介將你劃入普通客戶群。
相反的,如果傭金按照市場價格給,中介會覺得你就是個超級大客戶,他就會拼命給你尋找合適、性價比更高的房源。
說白了,有錢賺,誰不賣力干活呢?
2、給中介好印象
去買房的時候透露給中介自己比較著急,準備讓孩子上學或者結婚什么的,
而且你還得告訴中介,你的首付款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下定金,
讓中介知道你預期的首付價位,如果想提高中介的積極性,也可以先預付一點定金
這樣就會讓他覺得你是優質大客戶,他們的經理,甚至區總都會主動幫你找房子。
一旦找到優質房源,那么中介首先想到的就是你了
文末結語
買二手房一定要多方面考量,不要被表象迷惑,一定要深入房屋的真實狀況進行了解,避免掉入“甜蜜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