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漢發生多起居民住宅樓火災,如漢口漢正街附近的老舊磚瓦房,由于年久失修,線路老化,消防設施不全,發生火災后居民自救難度較大,然而,一些新建商品房在消防設施上也存在殘缺不全的問題。
近日,筆者注意到武漢江岸區一小區居民樓里的景象,卻隱藏著令人揪心的安全隱患,如同一顆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按照建筑安全規范,樓梯間等位置應安裝配備齊全的滅火箱,這是發生火災時居民自救的第一道防線。在火災初期,若能第一時間拿起樓梯間滅火箱里的水帶接上水槍和消防栓,迅速展開滅火自救,往往能將小火苗扼殺在搖籃中,避免小火災釀成大災,從而極大地減少損失。這不僅是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關鍵舉措。
但令人遺憾的是,江岸區后湖大道與金橋大道交叉附近一小區居民樓的滅火箱卻形同虛設。這些滅火箱里竟然沒有水帶、水槍,就連消防水管中是否有水都令人懷疑。當火災的危險真正降臨時,業主們面對空空如也的滅火箱,將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自救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安全隱患存在已久,卻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實在令人費解。
這樣的情況也許其他小區也存在,希望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每一次大火災的發生,都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傷痛和損失,也會引發政府部門對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視,隨即展開一系列的檢查行動。然而,現實卻給人們潑了一盆冷水。檢查過后,一些小區的消防設施依舊缺失,安全漏洞依然存在。我們不禁要問,消防部門的檢查工作是否真正落實到位?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何沒有被及時發現并整改?
消防安全無小事,尤其是在人員密集的居民小區。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居民用火用電增多,火災風險也隨之增加。一顆小小的火星,都有可能引發一場難以控制的大火。如果消防設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后果將不堪設想。這不僅關乎居民的生命安全,更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
當地消防部門應深刻反思檢查工作中的漏洞,加大檢查力度,確保每一個小區、每一棟居民樓的消防設施都配備齊全且能正常使用。對于存在問題的小區,要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并跟蹤整改落實情況。同時,小區物業作為消防安全的直接責任人,也應切實履行職責,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消防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迅速行動起來,填補消防設施的“空心化”漏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