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天方中醫心腦血管病醫院二樓,謝小強院長的診室寬敞而明亮。一側,高大且整齊排列的病案架占據了很大的空間,那滿滿當當的病案,承載著無數患者的健康記憶,宛如一部部生動的生命史書。這些病案足足有上萬份之多,是謝小強從醫三十年來的心血結晶。湊近細看,會發現這些病案的排列頗有講究 —— 按姓氏排序,好似一部鮮活的 “百家姓” 在眼前徐徐展開。張姓和王姓的病案數量最多,摞起來高高隆起,占據了病案架上最為顯眼的位置,每份病案都記錄著一位患者的求醫歷程和康復希望。而即便是數量最少的姓氏,病案也有好幾十個,安靜地待在屬于它們的位置,默默訴說著各自獨特的故事。這些病案,不僅是患者的病歷,更是謝小強與患者之間深厚情誼的見證,是他探索中醫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寶貴財富。
謝小強,這位鄭州天方中醫心腦血管病醫院院長、謝氏中醫的第五代傳承人,身兼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謝氏中醫心血管病療法傳承人、河南省首批優質中醫學術流派 - 謝氏中醫心血管學術流派傳承人、鄭州市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傳承人、鄭州市首批縣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傳承人以及鄭州市第十屆僑聯委員等數職。早年,他與父親首倡 “心腦病慎支架,中醫藥亦疏通” 的理念,在當時心腦血管病治療領域引發廣泛關注,為眾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與選擇。
謝小強宛如一座熠熠生輝的燈塔,照亮患者前行的道路。他三十載如一日,精心保存患者病案,用這些珍貴的資料搭建起與患者溝通的橋梁,以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為患者驅散病痛陰霾,成為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
病案初起,初心萌芽
一切的故事,都要從謝小強初入行時說起。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后,診室的門被緩緩推開,一位中年患者在家人的攙扶下,腳步踉蹌地走進來。他面色如紙般蒼白,冷汗不停地從額頭滲出,雙手緊緊捂住胸口,痛苦的神情讓人心揪。
彼時,謝小強的父親謝天方,這位在中醫心腦血管病領域聲名遠揚的第四代謝氏中醫傳承人,迅速走到患者身旁。謝天方憑借著多年積累的深厚醫術,專注于研究心腦血管病,其創立的心疼飲、救命煎、保命丹等方劑,屢起沉疴,拯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在業界備受贊譽。此刻,他迅速展開診斷,一邊仔細詢問患者的癥狀,一邊翻開那本厚厚的病歷冊。病歷冊中密密麻麻記錄著眾多患者的治療情況,每一頁都承載著一個生命的希望與掙扎。謝天方將患者的癥狀與病歷冊中的既往病史相結合,經過一番審慎思考,最終判斷患者是嚴重的冠心病發作。隨后,他有條不紊地展開治療,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的病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
這一幕,深深烙印在年輕的謝小強心中,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認識到病歷對于醫生和患者的重要性。從那時起,一顆保存病案的種子,在他心底悄然種下。此后,謝小強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整理病歷,每一份病歷他都視作珍寶,用端正的字體,一筆一劃認真記錄患者的癥狀、診斷結果和治療過程,生怕遺漏任何一個細微之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便虛心向父親請教,父親總是耐心地答疑解惑,還會分享一些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心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謝小強的醫術逐漸提高,他也開始獨立接診患者。每次治療結束后,他都會將患者的資料詳細地記錄下來,整理成一份完整的病案。他專門準備了一個精美的文件夾,將每一位患者的病案分類存放,還在文件夾上貼上標簽,清晰注明患者的姓名、就診時間和主要病癥,以便日后查找。
病案相伴,成長之路
2003 年,謝小強踏入北京中醫大學的校門,開啟了系統學習中醫知識的旅程。在大學里,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專業課程,課余時間,他也沒閑著,常常沉浸在自己收集的病案研究中。他的宿舍里,有一個專門的書架,上面擺滿了他整理的病案資料。閑暇時,他就會坐在書架前,一本本地翻閱,回顧每一個患者的治療過程。遇到復雜的病例,他會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思考和疑問,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請教老師和同學。他還會將不同患者的病案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相同病癥在不同個體身上的表現差異,以及相應的治療策略調整。
有一次,在課堂上,老師講到了中醫治療胸痹的方法。謝小強立刻想到了自己曾經治療過的一位胸痹患者。他清晰地回憶起患者的癥狀、脈象和舌苔,以及自己當時采用的治療方案。通過與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他對中醫治療胸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次經歷讓他明白,病案是他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重要橋梁。
在大學期間,謝小強還積極參加中醫臨床實踐活動。每次實踐,他都會帶著自己的病案本,向帶教老師請教。老師們對他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豐富的病案資料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為謝小強提供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在老師們的幫助下,謝小強的醫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畢業后,謝小強回到鄭州,開始正式行醫。他繼續完善和整理自己的病案庫,將每一位患者的治療過程都詳細地記錄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病案越來越多,涵蓋的病種也越來越廣泛。這些病案成為了他的寶貴財富,也為他在中醫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病案見證,奇跡時刻
多年來,謝小強憑借著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病案經驗,為無數患者帶來了希望和奇跡。其中,王某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十年前,54 歲的王某被心梗的陰影籠罩。他的家庭經濟條件十分困難,根本無力承擔高昂的支架手術費用。走投無路之下,他找到了謝小強。
謝小強仔細研究了王某的病情,又查閱了大量類似病例的病案資料。在家族傳承的祖方理論基礎上,秉持著 “心腦病慎支架,中醫藥亦疏通” 的理念,他決定為王某制定一套個性化的中醫治療方案。他耐心地對王某說:“別擔心,我們一定能找到適合你的治療方法。只要你積極配合,一定會好起來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謝小強密切關注著王某的病情變化。他根據王某的身體狀況和治療反應,不斷調整藥方。每一次復診,他都會詳細地記錄下王某的癥狀和各項檢查指標。他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將王某的治療過程進行全程跟蹤記錄,包括每次的用藥劑量、服藥時間,以及患者的飲食、睡眠等生活細節。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王某的病情逐漸好轉。他的胸痛癥狀減輕了,體力也逐漸恢復。如今,十年過去了,王某依然健康地生活著,他的孫子都已經長大。每次提到謝小強,王某都會感激地說:“是謝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能看著孫子長大,能繼續和家人一起生活。”
還有張某,這位 80 歲的老人,曾經是一位學校老師,也是一位村干部。2018 年過年期間,他突發心臟疾病,在其他醫院下了兩個支架。然而,術后他的癥狀并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被胸悶、疼痛折磨得痛苦不堪。他的兒子四處打聽,得知了謝小強的醫術,便帶著父親來到了鄭州天方中醫心腦血管病醫院。
謝小強認真地為張某進行了診斷,他仔細翻閱了張某的病案資料,發現他的身體狀況比較復雜。除了心臟問題,還有一些其他的基礎疾病。謝小強深知,對于這樣的患者,治療需要更加謹慎和細致。他運用中醫辯證論治,為張某制定了一套綜合治療方案。他不僅開了中藥方劑,還指導張某進行飲食調理和適當的運動。
在治療過程中,謝小強始終與張某保持密切的溝通。他定期詢問張某的身體感受,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他還會將每次的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詳細地記錄在張某的病案中,同時也會記錄下患者的反饋和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張某的癥狀逐漸減輕,最終消失。如今,張某依然會定期來醫院復診。每次見到謝小強,他都會緊緊握住謝小強的手,激動地說:“謝醫生,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沒有你,我可能早就被病痛折磨得不行了。”
案紐帶,醫患情深
在謝小強的從醫生涯中,病案不僅是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更是他與患者建立深厚情感的紐帶。他對待每一份病案都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認真整理。因為他知道,每一份病案背后,都有一個患者的故事,都承載著患者的希望和信任。
有一位患者,因為長期患病,心理壓力非常大。他對治療失去了信心,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謝小強在查閱他的病案時,敏銳地發現了他的心理問題。于是,他主動與患者溝通,耐心地傾聽他的煩惱和痛苦。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成功案例,鼓勵患者樹立信心。他告訴患者:“疾病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能戰勝它。我會一直陪著你,幫助你渡過這個難關。”
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謝小強將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記錄在病案中。他還會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調整治療方案,增加一些心理疏導的內容。在謝小強的鼓勵下,患者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積極配合治療,病情逐漸好轉。為了表達對謝小強的感激之情,患者親手制作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 “妙手仁心,醫德高尚”。他說:“謝醫生,你不僅治好了我的病,還治好了我的心。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醫生。”
還有一位患者,因為經濟困難,無法承擔治療費用。謝小強得知后,主動為他減免了部分費用。他還四處奔波,為患者申請一些醫療救助項目。在治療過程中,他盡量選擇藥效好、價格低的藥物,為患者節省費用。他將患者的經濟狀況和費用減免情況記錄在病案中,以便隨時查看和調整。患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謝醫生,你真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如果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些故事,只是謝小強從醫生涯中的冰山一角。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醫者仁心,什么是責任與擔當。他與患者之間的深厚情感,也成為了他不斷前進的動力。
病案傳承,未來可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謝小強的病案庫越來越豐富,里面存放著上萬份病案。這些病案見證了他的成長與奮斗,也見證了無數患者的康復歷程。然而,謝小強并沒有滿足于此。他深知,這些病案不僅是他個人的財富,更是整個中醫界的寶貴資源。
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病案,謝小強開始嘗試將它們進行數字化處理。他組織了一個專業的團隊,對每一份病案進行復印、整理和分類。在復印過程中,他會親自檢查每一份病案的清晰度和完整性,確保信息準確無誤。整理人員將病案中的文字信息逐一輸入電腦,建立電子文檔。分類工作則根據疾病種類、就診時間等因素進行,方便后續的檢索和分析。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于建立了一個電子病案庫。這個電子病案庫不僅方便了查閱和管理,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總結出一些疾病的發病規律和治療經驗。他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快速找到相關的病案資料,為新患者的治療提供參考。同時,他還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對大量病案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患者的疾病特點和治療效果,為中醫臨床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同時,謝小強還積極與其他醫療機構和中醫專家進行交流與合作。他將自己的病案資料與同行們分享,共同探討中醫治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他也會邀請一些專家來醫院進行講學和指導,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和技術。通過這些交流與合作,謝小強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也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謝小強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他希望能夠培養更多優秀的中醫人才,讓謝氏中醫的百年傳承之路越走越遠。他經常組織中醫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年輕一代。他鼓勵年輕醫生多研究病案,從實際病例中學習和成長。
展望未來,謝小強充滿信心。他相信,在中醫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只要堅持初心,不斷努力,就一定能夠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和福祉。他將繼續以病案為鑰,開啟患者健康之門,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中醫的博大精深,為中醫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歲月的長河中,謝小強用病案書寫著自己的從醫傳奇,為無數患者帶來了生命的曙光。他的故事,將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于中醫事業,讓中醫這顆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閆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