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持續破紀錄,這是中國動畫的輝煌時刻。它的勝利也鼓舞了多年來持續為中國動畫貢獻自己熱愛和心力的動畫人。中國動畫需要很多“哪吒”,但也不僅僅只有“哪吒”。
2025年,由優酷聯合灌木文化出品的《貓行東方》,以貓為主題,總導演孫立軍集合了一批獨特且優秀的動畫創作人才,他們以2D、3D、定格動畫等多種制作技術,呈現了國風水墨、西部懷舊、賽博朋克等畫面風格的“貓片”,向全世界傳遞獨特的中國風和東方韻味,呈現了中國動畫的豐富度和包容性。盡管如此,但《貓行東方》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及預期。創作這些“貓片”的導演,有些來自動畫高校,有的參與過不少知名動畫作品, 他們的聲音,需要更多人看到。
以下是《貓行東方》之《鬼怪車站》導演戴華旬的自述。
從畫布到屏幕:我的動畫初心
我叫戴華旬,是《貓行東方 - 鬼怪車站》動畫短片導演。最近,我剛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貓行東方 - 鬼怪車站》。這短短幾分鐘的動畫,是我多年堅持的結果,也是我對動畫夢想的一次小小匯報。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初中和高中時期,我喜歡上了看電影,那會的網絡幾乎所有的電影都是隨意觀看,都是免費的。我那段時間每天都看兩到三部電影,電影的題材無論,隨意隨機看!那段時間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后來考進了中央美術學院。雖然本科專業是信息設計,我還是經常看電影動畫,自己也一直有畫一些小草稿(映射常的小想法)。我心里一直有個念頭:我想讓畫里的人物動起來。
我日
畢業后,我進了電影行業,做概念設計。我的工作是把劇本里的文字變成畫面,給導演和美術團隊一個視覺參考。雖然這份工作很有趣,但我知道,這還不是我想要的終點。我真正想做的,是動畫,是讓畫面自己講故事。
于是,我開始自學動畫。那時候,我連動畫軟件都不會用,只能在網上找教程,一點點摸索。分鏡頭不會畫,我就買書,對著里面的例子臨摹。動畫繪制更是難,手繪動畫需要一幀一幀地畫,稍不留神,人物動畫做的就會很奇怪。
最難的還是合成。我得把角色、場景、特效全拼在一起,還得讓它們看起來自然。有一次,我為了做一個光影效果,調了整整一夜,眼睛都花了,還是不滿意。但我沒想過放棄,因為我知道,這就是我想要做的。
就這樣,我一邊學,一邊做。慢慢地,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自己的故事。《貓行東方 - 鬼怪車站》就是這么來的。我想把那種奇幻又溫暖的感覺,用動畫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做這部短片的時候,我遇到的困難不少。資金有限,團隊就我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來。有時候,為了一個鏡頭,我得反復改好幾遍。有一次,我為了一個角色的表情,畫了幾十張草圖,最后還是不滿意,只能推倒重來。
但這些困難都沒把我打倒。因為我心里清楚,這就是我想要的。我愛動畫,愛那種通過畫面傳遞情感的感覺。我希望能用我的作品,讓大家感受到動畫的魅力。
現在,《貓行東方 - 鬼怪車站》已經完成了。雖然它還有很多不足,但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多年努力的成果。未來,我還會繼續做動畫,繼續學習,繼續進步。
因為我知道,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我能做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動畫是我的夢想,也是我的生活。我會一直做下去,直到我做不動的那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