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沒有寫攻略了,最近比較忙:父親化療住院、照顧孩子還要上班,當然釣魚沒有落下,只是出釣次數少了而已。不過每次出釣漁獲都還不錯:最起碼都有五六斤,一二十斤的也有,鯽魚占比9.5成,運氣好能釣個把鳊魚以及胡子鲇什么的,鳑鲏、白條分揀出來也差不多有一盤。
可能有不少地方跟蓑笠哥老家一樣有“驚蟄魚開口”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到了驚蟄魚就緩慢開口比較好釣了。記得小時候家附近的釣魚人基本上都是驚蟄之后才開始釣魚,事實上一年四季都可以釣魚,只要你根據天氣靈活選擇釣點釣位即可,年后4攝氏度的氣溫都釣了快一桶。
今天來分享一下驚蟄前后野釣的攻略以及經驗和技巧,這基本上是蓑笠哥最后釣用短竿釣小魚的時段了,因為仲春過后基本上就可以釣鳊魚、鯉魚、鰱鳙這些個頭比較大的魚。有一點需要提前說明:看蓑笠哥的攻略并不能大幅提升你的釣技和魚獲,你能釣多少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你當地的資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經驗積累足夠多,你肯定比同一片水域的其他釣友漁獲多。
驚蟄前后爆護很容易
驚蟄前后釣位選擇
滿足三個條件幾個:向陽、有草、淺灘,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基本上你就很難走空了,只要不是天氣太過于極端怎么樣都有幾斤魚。但是如果你更注重于細節的話是有很大爆護可能的,具體細節下面一項一項說明。
頻繁打水的草區;頻繁打水代表這片區域的魚兒活躍,驚蟄前后基本上到了鯽魚產卵的時段,一個地方符合條件會有很多批鯽魚過來甩尾。當然甩尾的鯽魚沒有啥心思吃東西,但是總有那么幾條貪嘴的,來得批次多了你肯定能釣不少。
枯草多的草區;這是非常理想產卵地,根據多年觀察鯽魚會優先選擇有枯草的地方,沒有枯草就會選擇底草鋪面的金魚草、金魚草也沒有就隨便找點兒什么其他草或者樹枝附件。關于這一點蓑笠哥非常確信,多次撈水草起來對比魚卵附著。
水深40厘米-1.2米淺灘;這個不用多說,40CM是底線,你要只要魚兒越是到淺一些的地方它越是謹慎,即使是低于這個深度你發現了魚也很難釣得到(除非是胡子鯰和黑魚,胡子鯰看不到人,黑魚不怕人)。當然如果有降溫的情況發生那么你可以釣更深一點兒,比如1.5-1.8米左右。
比較渾濁的淺灘;混濁代表魚兒最近或者正在這里活躍,沒有魚的地方肯定是清澈的,但這只是說沒有下雨山上下來的渾水情況下。有不自然的渾水區域不用猶豫太多立馬下竿,基本上不會讓你失望。有渾水的區域淺一些其實也可以接受,我自己就曾經在不到30CM的水域爆護過大鯽魚(當天沒有帶短漂,就直接盲釣)。
草區位第一選擇
驚蟄前后野釣用餌以及打窩
最近我稍微修改了一下打窩方式,當然并不是全盤否定以前的思路:最近都是釣淺灘所以打窩的方式更傾向于霧化,因為超過1.5米的深度你霧化太好只能霧化表層,霧化區域很難達到底層。以往基本上都是底窩加抽窩的方式,但最近發現低于1.5米的水域調整窩料的水比坑更靈活的選擇窩料霧化的水層。最近淺灘的方式是直接用釣餌打窩,水比1:1.5(水多一些)比較稀的狀態打窩。
這個方法特別適合淺灘,你只需要讓餌料打出去即可,因為跨度不大并不會讓魚層混亂。發窩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半小時之內就發窩了,最快的下竿一兩分鐘就上魚(最近去的釣點資源很不錯)。
至于餌料其實不復雜,我最近用的還是老配方:918濃腥版(老鬼)、全能腥(劉志強)、千里香(天元)1:1:1,20%的拉大球。一定要留意買原版的,年后買了兩次假貨都用來打窩了(十幾塊錢懶得退,反正可以給個評論給其他釣友提醒)。
打窩的位置最重要
這個打窩方式配合這個餌料配方,我最近幾次魚獲基本上都是附近好幾個釣友的總和還多,當然和我靈活選擇釣位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餌料權重占比應該在30%左右。注:你不用這個配方也是可以的,手上有什么用什么,但是記得狀態一定要好,腥味一定要足,春季的小魚沒有那么猖狂(除了江河的銀鮈),尤其是在渾水、下雨的時候濃腥表現比其他強得多。
另外:春季野釣蚯蚓必備,不是很推薦蚯蚓,主要是容易死,你即使是放冰箱也是這樣。我最近基本上都是拉餌幾竿蚯蚓幾竿,口不是很好的時候拉餌,口好的時候蚯蚓(蚯蚓掛一條可以釣3-5條魚,掌握了方法很容易掛),沒口的時候抽拉餌聚窩,聚窩之后蚯蚓釣,掌握節奏上魚效率很高。當然以前我也推薦過打窩之后蚯蚓守的方法,其實思路都沒有錯,看你自己的選擇——不同的情況靈活選擇很重要。
一定要留意狀態,這個季節野釣霧化誘魚特別有效,魚兒缺乏營養所以高蛋白的餌料比較愛吃。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你位置選好窩子打好,窩子里面有魚它啥都吃,但是沒有魚你啥都沒用。這幾年我一直也是這么跟大家分享:什么餌料窩料都不是很重要,誘魚進窩特別重要!
不要太相信你的鼻子,你喜歡的味道魚兒不一定喜歡,你覺得不夠香的東西可能魚兒聞得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有生物的鼻子都是朝著我們所需要食物特化的——對我們喜歡吃的東西比較敏感。就好比紅蟲、蚯蚓這些氣味我們人不喜歡但是魚兒很喜歡,很多餌料里面添加面包香精、谷物香精,人聞起來很不錯,其實表現一般,主要是谷物(碳水)入水之后氣味并非是這樣的。
餌料狀態比味型重要
釣法以及裝備選擇
魚竿;不要太長,但要以實際釣況為準,有的釣點只適合長竿,不要拘泥于短竿。但是如果水深合適短竿夠得著那么就用短竿最好。這個季節魚兒靠邊,但是你以為的邊和它以為的邊不同,能夠釣得到40-1.2米水深且有草你用2.7都行的。調性隨便你自己,我反正一根4.5的通殺,因為短竿手感能不好到哪里去?你一根3.6的正常魚竿能有多重?我數十年的野釣經驗得出:關于野釣短竿的什么調性都是商家噱頭,離智商稅不遠!
魚線;我一般都是2+1.2或者2+0.2PE,這個搭配0.1-5斤的魚都不在話下,這個配置我最大釣過7斤多的鯉魚。什么擋口都不存在,再說了,很多時候我都是故意弄大一點兒擋小魚口,大鯽魚擋什么口,我之前沒有線組了5+4還不是照樣釣大鯽魚,旁邊1+0.4的照樣干瞪眼兒,主要是窩子里面要有魚!
魚鉤;推薦4號左右的海夕,我真的特別喜歡海夕,不容易跑魚中魚率高大小通殺。因為釣小魚伊勢尼粗了、新關東不適合野釣、袖鉤鉤柄太長對鯽魚、船釘子不友好。但是如果你所在水域只有大鯽魚,那么推薦你使用0.5左右的千又,或者胡子鯰、黃骨魚多那么就用伊豆。
浮漂;前天用小短漂、超過50CM用普通的長尾長腳棗核漂,吃鉛1.2左右為最佳,好抓口也好拋投(微風也不影響),草洞七星漂都沒有什么問題。前面說的是常規用漂,我是有什么用什么,實在不行再旁邊找個蘆葦花也能釣——野釣沒有那么多講究。
調漂;調四釣二就行,出口很標準,但是如果口輕特別輕可以直接平水兩目釣死口或者調六釣二抓頓口。PE子線最好是不帶鉤平水兩目等死口,尼龍子線調靈才有優勢。
有魚的話調漂和裝備都不重要
釣法推薦:
1、推薦兩根竿子釣法,一根4.5、一根5.4,4.5釣正窩子,5.4釣滿竿前面,因為野釣有時候大鯽魚不敢進窩或者在窩邊徘徊,這樣能大幅提升你的魚獲(根據我的經驗,至少能提升30%)。
2、草特別多的地方可以使用長竿短線,尤其是連續晴天、溫差較大的情況下長竿短線比臺釣釣法強很多。
3、飛鉛釣法;溫差很大、餌料霧化太強會導致魚兒上浮,這種情況下推薦你用飛鉛,窩子里面魚兒剛開始很多后面比較少口推薦你釣飛鉛(注意:飛鉛釣法的八字環最好輕一些、小一些且用拉餌)。
4、多窩;野釣情況多變,多一個窩子多一份保障,即使是用不著也可以讓給后來的釣友,上個禮拜我因此得了華仔。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