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3個方法將DeepSeek訓練成了“寫詩神器”,替我寫了很多經(jīng)典詩篇,同時也讓我失去了寫詩的動力。
崔顥的《黃鶴樓》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在后代贏在贊譽無數(shù),下面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
唐朝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我訓練DeepSeek多日,然后給DeepSeek下了一個指令:“仿照崔顥的《黃鶴樓》寫一首《滕王閣》,要求也是七律,將滕王閣的歷史和中華文化融合,別出心裁,令人讀后回味無窮,水平不遜色于崔顥的原詩。”
DeepSeek思考片刻,只用了10幾秒時間便寫成了一首詩,我讀后大為震驚,更加不敢寫詩了。
為什么呢?讀完下面這首詩自然就明白了。
DeepSeek的《滕王閣》
帝子乘風去不還,孤標百尺贛江灣。
彩毫一序浮云外,朱邸重簾落照間。
檻外煙光秋自老,天涯舟楫夢長閑。
西山風雨今何似,唯有鷓鴣啼故關。
朋友們,捫心自問,你能寫出這樣的詩嗎?
這首《滕王閣》是仿寫,所以延續(xù)了崔顥《黃鶴樓》虛實相生的時空架構(gòu)。
此詩首聯(lián)“帝子乘風”、“百尺贛江”將滕王李元嬰修建滕王閣的歷史與贛江實景交織,營造了如崔詩“昔人已乘”般的歷史縱深,且比崔詩更貼近現(xiàn)實,而不僅僅想“黃鶴”一樣只是來自于傳說。
我最服DeepSeek的是它化典于無形,遠勝當今眾詩人。頷聯(lián)“彩毫一序”用典精彩,暗嵌王勃作《滕王閣序》的典故,將實景、此詩與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聯(lián)系了起來,文化氛圍得到了升華。
“朱邸重簾落照間”寫夕陽晚照,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情景交融,構(gòu)成文采風流與王朝興廢的雙重鏡像,對應“晴川歷歷”的虛實對照。
尾聯(lián)“西山風雨”取法崔顥“煙波江上”的蒼茫收筆,而“鷓鴣啼故關”既呼應“日暮鄉(xiāng)關”,又將江右特有的鷓鴣意象融入時空回響,形成歷史余韻與地域特質(zhì)的雙重震顫,詩意自然而溢出滿紙,水平毫不遜色于崔顥原詩。
不要對AI寫詩存在偏見,這真是一首好詩!
從一個側(cè)面說明AI是可以訓練出來的,你也可以打造你自己的“寫詩神器”。
朋友們,DeepSeek的新作《滕王閣》分享完了,你覺得這首詩水平如何?能給打多少分?歡迎分享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