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開啟為歐美關系帶來的沖擊,重新點燃了有關歐洲“戰略自主”的討論。歐洲國家長期依賴于美國的安全保障,但如今隨著美國的態度轉變,這種依賴不再可靠。中國一直是歐盟戰略自主的堅定支持者,而美國則經常為歐洲一體化制造障礙,干預歐洲內部政治。中歐在推動多邊主義全球治理方面立場相近,歐盟應加強對華合作,真正走上戰略自主之路,避免淪為美國打壓中國的附庸。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埃弗·肯·古爾肯
(Efe Can Gürcan)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客座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重返白宮再次給跨大西洋的同盟關系帶來了沖擊。他威脅要同歐盟打貿易戰,施壓歐盟國家增加國防開支,并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多邊機構,種種言行都加劇了歐洲的焦慮。美國甚至還有可能退出世界貿易組織,這更是令歐洲領導人驚恐不安,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自身的安全和經濟到底應該依賴誰。
在2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2025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萬斯指責歐盟“民主倒退”,并聲稱歐洲最大的安全威脅來自歐盟內部。萬斯的發言進一步加劇了歐洲的擔憂,重新點燃了有關歐洲“戰略自主”的大討論。鑒于美國外交政策重點的轉變,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緊迫。
事實上,歐盟的戰略自主概念可以追溯到冷戰后時期,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后又火了一波。然而,直到2016年,它才成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全球戰略的中心主題。
盡管戰略自主在歐盟機構中得到了廣泛討論,但究竟什么是“戰略自主”仍然模糊不清。從本質上講,所謂“戰略自主”,就意味著歐洲要有能力界定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并據此采取行動。法國是歐洲戰略自主最積極的倡導者,早在1994年就將這一概念納入其《國防和國家安全白皮書》。與此同時,另一些政策制定者仍持懷疑態度,認為在歐洲-大西洋框架之外討論戰略自主的概念過于宏大,有點不切實際,反而會加重歐洲國家的財政負擔。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然而,美國最近的戰略轉向表明,歐洲領導人不能再把美國的安全承諾視為理所當然。特朗普的施政風格較他的第一任總統任期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說明美國外交政策的這些轉變是結構性的,而不是暫時的。因此,戰略自主不再是一種“奢侈品”,而是迫于外部地緣政治條件的“必需品”。
隨著北約的信譽度日益受到質疑,歐洲必須認識到,美國的軍事支持不一定靠得住了。特朗普的回歸從根本上改變了跨大西洋關系,迫使歐洲領導人重新考慮他們的長期安全戰略。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戰略自主不僅僅是一種愿望——它是守護歐洲未來的關鍵一步。
盡管戰略自主已成為歐洲的“歷史必然性”,但歐盟內部的分歧使其難以采取果斷行動。過去幾年來,歐元危機、極右翼極端主義的崛起、難民潮,以及英國“脫歐”的影響揮之不去,削弱了歐洲的凝聚力,使戰略自主的愿景難以轉化為具體的政策。然而,加強同支持歐洲一體化的外部伙伴合作,可能有助于緩解這些內部挑戰,推動歐盟真正崛起成為一支獨立的全球力量。
中國正是長期以來歐盟一體化和戰略自主的最堅定支持者之一,只是這個事實經常被忽視。中方的這一立場不僅為世界各國樹立了典范,也符合中國自身的經濟利益。歐盟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一帶一路”倡議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歐盟國家的支持,因為歐洲是“一帶一路”框架下一些重要貿易路線的最終目的地。一個更加統一和經濟一體化的歐盟將為中國提供一個更加穩定的市場,也有助于提高全球貿易效率。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中國還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實實在在地支持了歐洲經濟穩定。在南歐主權債務危機期間,中國通過購買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國債,加大對該地區的投資,為相關國家的經濟復蘇做出了貢獻。在中東歐,中國于2012年啟動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以彌補當地基礎設施缺口,刺激經濟發展。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合作經常被誤讀為一種“分而治之”戰略,但實際上,它有助于減少歐盟內部“核心國家”與“邊緣國家”的差距,最終加強歐洲的凝聚力。一個分裂的歐盟無法實現戰略自主和真正的一體化,因此與中國在歐洲的次區域合作,是對歐盟更廣泛一體化努力的寶貴補充。
相比之下,美國才是經常為歐洲一體化和戰略自主制造障礙的那一個。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波蘭總理圖斯克在美國的影響下,向歐洲領導人施壓,要求增加國防開支。與此同時,馬斯克和萬斯等人試圖通過放大極右翼敘事和挑撥離間來干預歐洲國家內政。此外,盡管歐盟在東亞并沒有明確的地緣政治利益,但美國仍繼續迫使歐洲各國政府采取遏制中國的戰略,這進一步損害了歐洲的戰略自主權。
中歐作為世界兩大文明力量,在推動多邊主義全球治理方面愿景相近,利益相通。如果歐盟要推進戰略自主,就必須超越過時的“體制競爭”框架,專注于同主要伙伴進行務實互利合作,避免將自己的價值觀當作“普世范式”強加于人。歐洲實現戰略自主和一體化的最有效途徑,不是將“自主”的定義局限在軍事上的自給自足和經濟上的保護主義,而是培育有利于加強內部團結和長期穩定的關系。通過深化同中國這個最積極的歐洲一體化倡導者的接觸,歐盟可以制定一條真正的戰略自主之路,堅守其對多邊主義、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Europe at a crossroads"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生陸添玥亦有貢獻
中國觀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國日報旗下的傳播型智庫,匯聚全球中國問題研究的意見領袖、政商精英和學界翹楚,建設全球中國議題“朋友圈”;集納海內外“最強大腦”的權威觀點,建成內容具有聚合性、權威性和工具性,傳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臺和中國議題最權威的風向標。
我們關注的重點議題包括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經濟、科技、人口、氣候環境、衛生健康、糧農土地等。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機構同我們聯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關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電話:+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15號
www.chinawatch.cn
好看,請點 [分享] [點贊] [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