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駛向一江秋的原創文章,若任何平臺出現此文章,凡署名不是“駛向一江秋”的,都屬于剽竊和抄襲,理應受到譴責,例如某魚號的“駛向一江詩詞”和“風輕云逸”等。
言歸正傳,分享好詩詞,為朋友們的生活增添詩情畫意,善莫大焉。
DeepSeek是當今最為流行的人工智能軟件,我用3大手段將其訓練成“寫詩神器”,其寫詩水平令當今眾多詩人們望塵莫及,不知是喜還是悲。
我讓DeepSeek依據主席的《七律 長征》寫了一首《七律 長城》,讀后令我大吃一驚。
為何呢?讀完它寫的這首詩你便會恍然大悟。
首先來看一下毛主席的《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這首詩寫于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越過岷山,當時長征接近尾聲,即將結束。
主席的《七律 長征》以五嶺、烏蒙等地理意象勾連時空,用“騰細浪”、“走泥丸”的舉重若輕展現革命氣魄。其平仄精嚴處,頷聯“逶迤”、“磅礴”對仗工整,頸聯“暖”、“寒”通感映照,尾聯層層遞進,將艱難險阻化作詩意豪情。
全詩虛實結合,回顧了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蘊含無限激情與喜悅之情,深現作者的樂觀性格,此詩入選了教科書,水平和知名度極高。
下面再來欣賞一下DeepSeek寫的《七律 長城》
巨龍盤踞萬山崇,雄堞逶迤接碧穹。
秦土猶凝征戍血,漢磚長印戍樓烽。
千年霜雪磨金甲,百代風雷淬玉弓。
漫道雄關成舊跡,脊梁挺起九州同。
這首詩緊扣長城歷史意象,通過“秦土”、“漢磚”等時空符號構建滄桑感。
中二聯“征戍血”與“戍樓烽”、“磨金甲”與“淬玉弓”形成工對,工整而嚴謹。
尾聯以“脊梁”喻長城精神,將物理存在升華為民族象征,既呼應長征精神,又賦予長城新的時代意涵,很激蕩人心。
朋友們,DeepSeek寫的這首《七律 長城》水平如何?你給打多少分?歡迎分享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