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票房沖破百億、周邊賣到斷貨時,你可能不知道——這個扎著丸子頭的“魔童”,不僅是神話傳說里的叛逆少年,還是現如今法律世界里的“版權頂流”!今天,咱們聊一聊:“哪吒”到底是公共資源,還是受法律保護的“獨家IP”?又有哪些有趣的法律知識?
一
“哪吒”能成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嗎?
答案是:能!
但有個前提——得“夠獨創”!
01
神話傳說是公共資源,但“魔童哪吒”是獨家版權!
哪吒作為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其基礎設定(如混天綾、風火輪)早已進入公有領域,人人可用。但《哪吒2》里的“魔童哪吒”形象——黑眼圈煙熏妝、兩手插褲腰兜等形象,融入了獨特的美術設計與情節創新。這些元素因具有獨創性表達,是被認定為受《著作權法》保護的美術作品和視聽作品。
02
登記證書是“護身符”!
制作方成都可可豆動畫早將哪吒、敖丙等400多個角色、道具、特效進行了著作權登記,甚至“石磯娘娘的鏡子”“采藕大爺”都成了“有證角色”。
二
魔童哪吒如此火熱,大家一起“熱情參與”需要注意哪些法律規定?
01
自制手辦、表情包可以搞,但別賣錢!沒有合法授權,一旦大批量生產銷售盈利,權利人可能送你一句:“收你們來啦”。
02
朋友圈曬圖:拍一兩張電影畫面配文“二刷走起!”?——不提倡。
拍攝電影畫面用于自己欣賞、親友分享、個人研究、課堂教學等行為與“盜攝”在主觀惡意方面是存在區別的。但隨著公眾對文明觀影需求的提升,“屏攝”行為在觀影時難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故常受輿論批評與道德譴責。
03
錄10分鐘高潮片段發抖音?——等著被權利人“請喝茶”吧!
法律最忌“市場替代”!如果你剪輯電影精華片段制作成解說視頻發布在短視頻平臺、或是將電影畫面制作成“圖解電影”,若觀眾看完你的視頻和圖片就可以不去影院,屬于侵權。但若只是評價劇情或創作搞笑同人,且注明原型出處,可算合理使用。
對電影錄屏并傳播,這可是在制作“槍版”電影!已經超出了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范圍,侵犯了電影版權方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依據《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有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情形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若以營利為目的,未經授權傳播提供盜版資源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哦!
歡迎收看本期
《江小知劇場》
哪吒的“版權江湖”告訴我們:法律既保護創新者的心血,也守護公共文化的河流。熱愛一個電影,在適當的尺度內欣賞,才能讓大家都更好地“向陽而生”。
信息來源:柳江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