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鄭州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
一輛急救車風馳電掣般駛來,車上,是一位剛剛經歷生死考驗的小伙子。
電擊傷!心跳呼吸不穩定、隨時有生命危險!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頓少志快步跟著擔架車,迅速下達指令:“準備心電監護、吸氧、建立靜脈通道!”
1、心電監護儀快速連接,屏幕上跳動著雜亂而微弱的生命信號;
2、吸氧面罩穩穩罩在臉上,試圖為他輸送更多的氧氣;
3、快速精準地穿刺,成功建立靜脈通道,各種急救藥物迅速注入他的體內 。
命運的玩笑
意外的電擊對這位二十來歲的小伙子身體造成極其嚴重的傷害,心臟驟停,呼吸微弱。
氣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氣道的重要方法,也是搶救呼吸驟停患者的關鍵措施。
頓少志將喉鏡沿舌背彎度插入,輕輕挑起會厭軟骨,準確地暴露出聲門,將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在完成氣管插管后,頓少志迅速連接上呼吸機,調整好參數,呼吸機開始有規律地工作。
與此同時其他醫護人員,也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有的在密切監測心電監護儀上的數據,每一個數字的變化都牽動著他們的心;有的在準備各種急救藥物,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的劑量和種類;還有的在與重癥醫學科、心內科等相關科室進行緊急溝通,協調專家火速過來會診,為后續的治療制定最佳方案 。
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全身心投入到這場與死神的較量中 。
生命守護者
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全力搶救,他的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復自主節律,頓少志迅速做出一個關鍵的決定 —— 啟用 ECMO(體外膜肺氧合) 。這是一種代表著現代醫學頂尖水平的生命支持技術,就像一個強大的 “生命守護者”,主要用于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支持。
ECMO 的工作原理并不復雜,通過特殊的管道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出,然后通過膜肺氧合器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使血液得到充分的氧合,再由血泵將氧合后的血液泵回體內,替代患者自身心肺的部分功能 。
簡單來說,就像是給患者的心肺放了個假,在 ECMO 的幫助下得以休息和恢復。
在上機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頓少志小心翼翼地將導管插入小伙子的血管。每進行一步,都會仔細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確保操作的安全和順利。護士們則在一旁協助,傳遞各種器械和藥品,密切關注著頓少志的操作,隨時提供支持和幫助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ECMO 終于成功上機,平穩運轉起來。
年輕的他生命體征逐漸趨于穩定,心電監護儀上的波形不再雜亂無章,而是呈現出相對規律的跳動;呼吸也在呼吸機和 ECMO 的共同支持下,變得平穩順暢。
看著那緩緩流動的血液,仿佛看到生命的希望在一點點延續 。
ICU主任徐蘭娟時刻關注著小伙子的變化,每天都會組織病例討論,根據最新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醫護輪班日夜守護,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每一次的生命體征監測、每一次的藥物調整、每一次的護理操作凝聚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患者的關愛。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小伙子的身體狀況逐漸穩定,隨后轉至普通病房,接受后續的康復治療。
生活中,意外總是猝不及防
頓少志希望大家能夠更加關注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比如觸電急救,當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切斷電源,如果暫時找不到電源,就用干燥的木棍、塑料管子等絕緣物挑開觸電者與電源的接觸。迅速檢查觸電者的反應,要是發現心跳和呼吸停止,應立即就地進行心肺復蘇,同時讓旁人撥打 120 急救電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