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鳳凰網問渠人物
文字 | 陳婷婷
2025年3月,當建筑界最高榮譽獎普利茲克建筑獎再次落向中國時,成都的春雨正浸潤著西村大院。
這座被居民稱為“水泥竹林”的建筑群落,以裸露的梁柱與交錯的廊橋,承載著“傳統元素的當代表達”。它的設計者劉家琨,成為普利茲克建筑獎的第54位獲得者,也是繼王澍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建筑師。
「荒原與覺醒:從知青到建筑詩人」
1956年生于成都的劉家琨,人生軌跡與時代的跌宕緊密交織。
17歲那年,他作為知青被派往農村勞作。5年農村生活之后,他抓住時代遞來的枝條,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考入重慶建筑工程學院,1982年獲得建筑學工程學士學位。
職業生涯的初期,他被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并自愿短期外派到西藏那曲(1984-1986年)。他回憶道:“當時我主要的長處是好像什么都不怕,另外我還能畫畫和寫作。”
劉家琨曾說:“(相比建筑)我對其他事情的興趣更大,我一直想畫畫……愛好文學,偶爾我也寫小說。”自1982起,十年時間里,他寫了幾部中長篇小說,成了四川小有名氣的小說家。
真正的覺醒始于1993年。在上海美術館的同窗湯樺建筑展上,他目睹混凝土墻體如何成為情感載體,頓悟“建筑可以是個人精神的紀念碑”。這次參展帶來的震撼,讓劉家琨“一夜突變”又恢復成建筑人。
這是一件極具反差而有趣的事,氣候溫潤的成都反而常常養育出熱衷“逆天改命”之人,導演楊宇(餃子)如此,劉家琨亦是這樣。
以畫家羅中立的工作室為開端,劉家琨開始了川西平原的建筑實踐。1997年,他在建筑專業雜志發表的一篇文章“敘事話語與低技策略”,引發諸多關注。劉家琨闡述了自己的建筑觀——“在經濟條件、技術水準和建筑藝術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探尋一條適用于經濟非發達但文明深厚的國家或地區的建筑策略。”
2018年,因其在中國建筑行業的卓越貢獻,獲得“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人物建筑篇”提名。
彼時中國建筑界正沉迷于西方符號的移植,劉家琨卻轉身走向荒原——堅定地秉承建筑的超越性力量,同時又認識到它是社區、精神、傳統和現狀的產物。
2025年度普利茲克獎評委會在評審詞中寫道:“劉家琨重新審視了中國傳統,摒棄了懷舊與含糊,而是將其作為通往創新的跳板。”
在長達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劉家琨和他的團隊完成了三十多個項目,涵蓋了學術和文化機構、城市空間、商業建筑和城市規劃,遍布全國各地。
建筑作品從藝術家工作室系列、四川美院雕塑系到鹿野苑石刻博物館,再到杭州大運河杭鋼公園等舊改項目,每個作品都堪稱經典。
他用他的理念,向世人展示了建筑如何在現實和理想主義之間達到協調,將本地解決方案提升為普世愿景,并創造了一種語言來描述一個社會和環境公正的世界。
「在地的修辭:從廢墟中生長詩性」
“廢墟不是終點,而是新生的起點。”在劉家琨的理念里,“建筑應當學會與傷痕共存。”這種“廢墟美學”后來貫穿了他的創作——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明代窯址的殘垣與現代混凝土共生;重慶四川美院,傳統砂漿抹灰工藝留下如山水畫般的自然肌理。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劉家琨看到許多因地震而坍塌的建筑,便帶著當地工人用這些廢墟材料作骨料,摻上切斷的麥秸作纖維,再加進去水泥、沙,做成新的磚塊造新房。2009年以后的設計中,劉家琨大量使用再生磚。
在成都近郊的胡慧姍紀念館,他用極簡的粉色空間紀念一位15歲的地震遇難女孩。這個僅19平方米的建筑,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有室內的墻上掛滿女孩短促一生的遺物——當參觀者彎腰穿過低矮入口時,身體的本能反應已先于理性完成對生命脆弱的感知。“紀念建筑不應成為苦難的紀念碑,而應成為溫柔的對話者。”
劉家琨的建筑語言拒絕風格化的標簽,轉而追求“在地的誠實”。走進西村大院,五層環形建筑圍合出巨型天井,大媽跳廣場舞、大爺下棋、年輕人跑步的魔幻場景——這一切都發生在一條架空的“空中跑道”上!沒有封閉的門禁,只有流動的市井——菜農推車經過藝術家工作室,籃球場的歡呼穿透竹編立面。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策展人評價:“他創造了21世紀的清明上河圖。”
在杭州大運河杭鋼公園內,江南的地域文化特色,為杭鋼園區引入了一個當代園林系統。新建建筑匍伏環繞于遺存之下,生銹的鋼鐵骨架與櫻花林共舞,工業記憶被轉化為文化慶典的舞臺。在他看來,城市的尊嚴不在于玻璃幕墻的光鮮,而在于讓傳統元素保留下來。
評審團認為:“他創造的這些全新建筑既是歷史記錄,也是基礎設施;既是景觀,也是非凡的公共空間。”
劉家琨于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設計事務所,至今仍在家鄉生活和工作。在全球化浪潮裹挾建筑界的年代,他選擇以成都為原鄉,完成了一場在地性的文化突圍。沒有陷入北上廣的國際化競賽,而始終堅持烏托邦與現實生活相統一,成為建筑史上別具一格的存在。
劉家琨曾說,“我沒有寫詩,而是選擇了寫小說這種表達方式,這也許跟做建筑也有內在的相似性,它們都要虛構一個現實,構造一個比較完整的世界。”
他的文人身份,在建筑界更顯特別。
據悉,這一屆普利茲克建筑獎頒獎典禮將于今年春天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扎比舉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