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點多,吃罷午飯,閑著沒事,想著早點兒到校,好多干點兒活:因為學校圖書室新近安裝了一套圖書借閱系統,4萬冊圖書需要將全部版本信息一一輸入電腦,貼上分類標簽,再貼上條形碼,然后上架,才能進入流通環節。
2月25日和28日,原本開往正村上坡、途徑學校的5輛6路公交車,因為保險到期、乘客稀少的原因,先后停運。這幾天上班,見幾路就坐幾路:坐2路到北京路萬基小區西門站下車,坐5路到畛河路劉莊小區站下車,然后直接跑到學校,大概需要15分鐘。既上班了,又運動鍛煉了,也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不是黃連樹下唱小曲——苦中作樂嗎?是啊,以苦為樂,也是心態好的一種表現。
將近1點時,到城關鎮公交站牌處等了一會兒,過來一輛綠車,本以為是2路車,但車頂路線牌顯示,既不是2路,也不是6路;走進了細看擋風玻璃右下角的線路牌,才發現是發往正村白墻的!
真是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于是上車、投幣,順便問了師傅一句:6路車不是說停運了嗎?
答曰:大家都不愿意,沒辦法,今天又重新開通了。總共兩班車,兩個小時一趟:縣城發車是7、9、11、13、15、17點整點,正村發車是45,再加10分鐘到學校路口,也就是7:55、9:55,以此類推。
這趟車上共有3位乘客,我還是只到半路。司機師傅感嘆:原來跑6路,主要是拉城區那倆人,后來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1路和5路,老頭、老太太們,為省那1塊2塊錢,寧可多等一會兒,所以,6路車上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一位乘客接過話頭:現在年輕人出門辦事都是開私家車車,或是打的、坐共享單車;這兩年經濟形勢不好,生意不好做,好些人沒啥事根本就不出門。
另一位乘客說:要說還是坐公交劃算,縣城坐到白墻才兩塊五,開車20塊油錢恐怕也不行;原來往洛陽去的公交得5塊、7塊,現在才3塊,就是來來回回得等,不老方便。
司機師傅又說:我們算過,6路車要想顧住,來回得拉16個人,去時8個,回來8個;要是去時只拉了4個,回來時就得拉12個!可現在車上哪有人啊?別說這車,就是701、702,整天看著一趟一趟那么多人坐,若是一天拉不夠600塊,也是實賠!一輛車每天得給人家站上繳200,充電費得200,司機工資180!市里公交有政府補貼,國資委牛掰,可咱縣欠車站幾千萬,財政哪有錢啊!
想想,有人在任上時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動輒投入幾百億,可現在,老百姓連趟公交都坐不上,實在可悲、可嘆!
看起來,民生工程,不能光做在面子上,更要做到里子上,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