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討論的關鍵問題:
啥是“無效實習”?
實習都是dirty work 怎么寫到簡歷上?
在運營實習的日常中,不少同學都有著這樣的苦惱:
每天的工作似乎就是無休止地整理表格、搬運素材、復制粘貼文案…… 感覺自己像個毫無技術含量的 “小工”。實習結束后,簡歷上卻一片空白,沒有可寫的。
別急,今天小青就幫助大家更好地將這些 “打雜” 工作轉化為簡歷上的閃光點,讓你輕松掌握為簡歷打工的方法!
3 步將運營 “打雜” 寫成黃金履歷
用運營思維重構任務
內容運營
低級做法:
簡單地復制粘貼公眾號文案,這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無法體現出任何運營能力。
高階做法:
“拆解 10 篇 10W + 爆文模板→建立選題庫復用率達 60%”。
當我們用運營思維去看待內容工作時,不再是單純地搬運文案,而是深入分析爆款文章的結構、選題、語言風格等要素。通過拆解 10 篇 10W + 爆文模板,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成功的規律,比如常見的爆款選題方向、文章開頭和結尾的寫作技巧等。
基于這些分析,建立起自己的選題庫,并且能夠做到復用率達 60%,這不僅展示了對內容的深入理解,還體現了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拆解美妝類公眾號的爆文時,發現 “XX 明星同款妝容教程” 這類選題很受歡迎,于是將其納入選題庫,并根據不同的明星和流行趨勢,進行二次創作,成功打造出多篇高閱讀量的文章。
用戶運營
低級做法:
在社群中機械地回復 “收到”,這種簡單的回應無法與用戶建立有效溝通,也無法體現出對用戶的關注。
高階做法:
“分析 500 + 條用戶提問→提煉 3 類高頻需求反哺產品”。
當我們以運營思維處理用戶運營工作時,每一次與用戶的互動都是一次寶貴的機會。通過分析大量的用戶提問,我們可以發現用戶的高頻需求。
比如在一個在線教育平臺的用戶社群中,分析500+條用戶提問后,發現用戶對于課程難度的設置、課程更新頻率以及學習資料的獲取方式這三個方面的需求最為突出。將這些高頻需求反饋給產品部門,有助于產品的優化升級,體現出實習生對用戶需求的敏銳洞察和對業務的積極貢獻。
STAR 法則 + 數據煉金術
案例:被領導安排當抖音視頻搬運工→內容運營大佬:
S(背景):賬號冷啟動期需日更 3 條視頻。在這個階段,賬號缺乏粉絲基礎,知名度較低,如何快速吸引用戶關注是關鍵問題。
T(任務):從海量素材庫篩選適配內容。面對大量的視頻素材,需要從中挑選出符合賬號定位、能夠吸引目標受眾的內容,這對實習生的內容篩選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A(行動):設計 “完播率 + 互動率” 雙指標篩選模型。為了更精準地篩選出優質內容,實習生沒有盲目地選擇素材,而是通過分析抖音平臺的算法規則和用戶行為,設計了以完播率和互動率為核心指標的篩選模型。在篩選素材時,優先選擇那些在過往表現中完播率高、互動率強的視頻,同時結合賬號的定位和目標受眾的喜好,對素材進行二次加工和優化。
R(結果):視頻平均播放量從 200→2W+,2 條進入熱門榜單。通過運用雙指標篩選模型,成功提升了視頻的質量和吸引力,使得賬號的播放量大幅提升,并且有 2 條視頻進入了熱門榜單,為賬號的冷啟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如何運用 STAR 法則,將看似平凡的工作轉化為具有說服力的成果,在簡歷中突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綁定行業黑話
基礎表達與高階話術對比:
在撰寫簡歷時,運用行業黑話能夠讓簡歷看起來更加專業、更具含金量。
例如,基礎表達 “整理用戶反饋”,雖然能夠說明工作內容,但顯得較為平淡。而高階話術 “用戶需求顆粒度分析”,不僅傳達了相同的工作內容,還體現出對用戶需求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讓 HR 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實習生具備專業的運營思維。
黑話對照表(可直接截圖使用):
實際工作
簡歷黑話
適用崗位
搬運文案
內容創作
內容運營
統計群消息
用戶 UGC 沉淀
用戶運營
填活動表格
ROI 效能監控
活動運營
從這個對照表中可以看出,將日常工作用行業黑話進行包裝后,能夠在簡歷中更好地體現崗位的專業性和自身的能力。
這些 “打雜” 必須止損
接下來小編將會介紹無效打雜de信號。
遇到這些可以快點跑路啦!
連續 1 個月只做機械性復制粘貼(無數據接觸權)
如果在實習過程中,連續一個月都只是在進行機械性的復制粘貼工作,且完全沒有接觸到任何數據,這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
數據是運營工作的重要依據,沒有數據接觸權,意味著無法通過數據來分析工作效果、優化工作方法,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很難提升自己的運營能力。
禁止參與任何復盤會議(無信息輸入渠道)
復盤會議是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學習成長的重要途徑。
如果被禁止參與任何復盤會議,就無法獲取團隊在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也無法了解業務的整體情況和發展方向,缺乏信息輸入,個人的成長將受到極大限制。
工作內容與JD完全不符
當實習的工作內容與招聘時的崗位描述(JD)完全不符時,需要引起重視。
例如,應聘的是活動策劃崗位,然而實際工作卻只是搬運物料,這不僅無法讓自己在預期的崗位上得到鍛煉和成長,還可能影響職業發展規劃。
自救指南
作為實習生我們在工作中還可以怎么做?
1.
向上管理話術
當發現自己陷入無效打雜的困境時,可以嘗試通過向上管理來改變現狀。例如,“在整理過往活動數據時,我發現XX環節的轉化率偏低,是否可以嘗試……”。
通過這種方式,向領導展示自己對工作的思考和關注,主動提出解決方案,既體現了積極的工作態度,又有可能爭取到更多有價值的工作任務。
2.
換實習預警線
無成長:執行 3 周后仍未接觸核心指標。如果在實習了 3 周之后,仍然沒有接觸到與崗位相關的核心指標,如內容運營的閱讀量、用戶運營的用戶活躍度、活動運營的參與人數等,說明在這個崗位上很難獲得實質性的成長,需要考慮是否繼續留在該崗位。
無反饋:提交的報告永遠收不到回復。當實習生認真完成工作并提交報告后,如果始終得不到領導或團隊的反饋,這可能意味著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重視,也無法從反饋中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現和改進方向,長期如此,不利于個人的職業發展。
通過以上的方法和技巧,相信大家能夠在運營實習結束后,將 “打雜” 工作轉化為寶貴的經驗和簡歷上的亮點,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每一個看似平凡的經歷,都有可能成為你脫穎而出的關鍵。加油吧,實習生們!
最后,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一下你在運營實習中干過哪些 “打雜” 工作吧。無論是有趣的經歷,還是困惑與煩惱,都可以暢所欲言。
你最想知道哪些就業小技巧呢?
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歡迎大家添加小編微信加入群聊,
一起探討幫助同學們絲滑進入職場的就業小tip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