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關燈后,你會是否習慣性地刷會兒手機,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放松時光?然而,這個看似無害的習慣,卻可能讓青光眼悄然靠近。
3月9日-15日是“世界青光眼周”。據統計,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發生數量僅低于白內障的發病率,但是在危害上卻遠遠大于白內障。因其具有隱匿性,80%的患者發病之前是沒有任何癥狀的。很少人知道,青光眼的發生與情緒、性格、用眼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簡單來說,是眼內壓力異常升高,導致視神經纖維逐漸萎縮的眼病。它會讓我們的視野范圍不斷縮小,直至失明,而一旦失明則無法恢復。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青光眼跟我們的肝臟密切相關。經常焦慮、急躁會讓肝氣淤滯,目竅閉塞,從而增加青光眼的風險。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對于預防青光眼非常重要。
深夜關燈刷屏=給眼睛“上刑”
關燈刷手機也是導致青光眼的誘因之一。黑暗中,手機屏幕的強光與周圍環境的巨大反差,會讓瞳孔應激性擴大3倍,導致虹膜根部堵塞房水排出通道,眼壓驟升。同時,專注刷屏時眨眼頻率降低,淚膜破裂加速,還會引發角膜損傷。更別提藍光對褪黑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導致血管調節功能異常,進一步升高眼壓。
你的眼球比鼻尖還硬?
一招自測青光眼
那么,如何自測青光眼呢?上手按壓眼球,再按壓鼻尖,如果感覺眼球的彈性和按壓鼻尖的手感相似,那就是正常的。反之,如果感受到眼球很硬,沒有彈性,則提示可能有青光眼的風險。
青光眼的前兆信號
青光眼的前兆信號也不容忽視,如果你發現余光范圍縮小,經常碰撞桌椅;看燈泡時周圍環繞彩虹色光圈;晨起眼脹頭痛,甚至嘔吐;飲水后視物模糊……這些癥狀都在提醒你:該去看醫生了!
科學護眼做好這幾步
雖然青光眼與年齡相關,但近年來卻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專家提示,任何年齡患者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年齡超過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長期使用激素眼藥水、高度遠視、高度近視人群等。
日常護眼時,夜間用眼注意開啟床頭暖光燈(亮度低于手機),避免瞳孔劇烈收縮。調整姿勢仰臥舉手機保持30cm距離,避免側躺壓迫單側眼球。從40歲起,每年測眼壓、查眼底進行深度篩查,高危人群還應增加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和視野檢查。
綜合自央視新聞、北京衛視《養生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