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之光:當代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5年2月19日-25日
展覽地點:日本福岡 · 亞洲美術館
(日本國福岡市博多區下川端町3-1 · 國立)
策展人:安永幸一(亞洲美術館創始館長)
后援:福岡市(公益財團法人)福岡市文化藝術振興財團、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
聯合策展:中國 · 當代油畫、九州華人華僑文學藝術家聯合會
參展藝術家
譚平、方力鈞、鄧箭今、孟祿丁、
王家增、主瑪·以賽爾曼、王國建、沈敬東、
布日固德、杜建奇、賈藹力、柳旭日、
張永勝、張闖、吳棣、崔萬田、唐華偉、
盧云、廖軍偉、Cherie Lo、歐陽蓉暉、趙趙
宇田川宜人、光行洋子、本田卓
開幕現場 | “亞洲之光:當代藝術展”
前言
“亞洲之光:當代藝術展”通過繪畫、裝置等藝術表達的介質,展現生長在亞洲受東方文化滋養的藝術家,如何用他們的文化底蘊、視角探索思想和藝術語言的邊界,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語境與當代語境中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和光芒。
同時,“亞洲之光”意味著所選取的各個年齡段的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表達與形式語言上均具有代表性,能夠在當代藝術的系統結構與發展脈絡上貢獻思想的光輝,或者能夠拓展新的觀看方式和新的敘事方式;不僅僅融入全球化語境,還能夠將自身的文化傳統實現當代語言結構的轉換,給未來以啟示,為藝術的發展貢獻獨特的東方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世界藝術的夜空。
亞洲美術館的獨特使命是系統收藏和展示亞洲現當代藝術,也是世界唯一一家專注于此領域的美術館,本次展覽對應了亞洲美術館的主旨,不僅是藝術作品的展示,更是亞洲當代藝術在全球藝術舞臺上的一次宣言,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紐帶與橋梁。
福岡·亞洲美術館外景
LIGHT OF ASIA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王國建
中華五行·水 | 大漆、綜合材料
150×120×25cm
面具系列之土
脫胎、漆、原木、鐵、金粉、銀箔、漆粉等
150×120×18cm
2021
面具系列之金
脫胎、漆、原木、鐵、金粉、銀箔、漆粉等
150×120×18cm
2021
面具系列之火
脫胎、漆、原木、鐵、金粉、銀箔、漆粉等
150×120×18cm
2021
面具系列之木
脫胎、漆、原木、鐵、金粉、塑料、漆粉等
150×120×18cm
2021
水摬神相No.8-B
脫胎、大漆、木、蛋殼、瓦灰、金箔、銀箔等
100×80×8cm
2019
水鏡神相No.4
脫胎、大漆、原木、瓦灰、金箔、銀箔、麻布、蛋殼、螺鈿等
200×160×20cm
2021
水鏡神相No.14
脫胎、烤漆、原木、瓦灰、蛋殼、螺鈿、金箔、漆粉等
200×160×20cm
2022
《年輪》時辰-巳
脫胎、漆、原木、鐵、金粉、銀箔、漆粉等
210×118×18cm
2021
《年輪》時辰-子
脫胎、漆、原木、鐵、金粉、銀箔、漆粉等
210×118×18cm
2021
傀儡~No.3
脫胎、大漆、金箔等
265×78×72cm
2023
傀儡~No.2
脫胎、大漆、蛋殼、金箔等
265×218×120cm
2023
傀儡~No.5
不銹鋼
208×143×143cm
2021
傀儡~No.1
木、大漆
198×103×103cm
2020
偶·像B-3
玻璃鋼、油墨
150×110×90cm
2022
偶·像A-4
不銹鋼、烤漆
108×59×56cm
2022
演化NO.3
亞克力、玻璃、石頭、大漆等
178×150×4.3cm
2022
演化No.7
亞克力、玻璃、石頭、大漆等
215×132×5cm
2023
ART REVIEW
藝術評論
多元蒙太奇的圣像志
姜俊 | 文
在當代藝術的多元景觀中,藝術家王國建以其獨特的生活經歷和創作視角,以傳統大漆工藝為媒介,發展出了別具一格的多元圖像狂歡式的蒙太奇風格。他的作品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融入全球化的一個縮影,展現了一個圖像泛濫、文化雜交的消費享樂主義時代、更是基于泉州,這座養育他成長的歷史名城,其開放包容、多元并蓄的宗教文化也成為他創作的底層邏輯。對于他藝術的解讀,我將從以下三點展開。
1、出生于60年代的王國建和其同時代的很多中國藝術家一樣都受到了國際波普藝術的影響。在童年和青年時代,他們經歷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教條式的藝術教育,以及單一圖像的政治宣傳,在1979年后的改革開放后,又逐漸融入多元化的全球消費主義文化。商業宣傳和政治宣傳之間的共通性也促使這一代中國先鋒藝術家更容易接受波普藝術,并深刻的體驗到文化和意識形態轉型后圖像生產、展示和消費邏輯的變與不變。王國建的藝術直接體現了這一段從單一圖像到多元圖像的波普化轉型,在他的作品中精英和大眾的區隔也變得模糊不清。
2、地域性無疑也在創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成長于福建泉州,這座宋元時代最繁榮的國際化港口大都市,海洋絲綢之路的商貿起點。閩南海洋文化中愛拼敢贏、開放包容的精神,以及多元信仰的地域特性如同一股暗流,貫穿于藝術家的整個藝術生涯。在創作中多元文化的圣像和宗教圖騰都可以毫無障礙地交匯,并互相疊加,形成迷人的蒙太奇式的抽象感。我稱其為“抽象多元的圣像志”(Abstract Muti-iconography)。同時泉州的大漆工藝可以追溯到秦漢,特別是清代中后期,產業的繁盛。各種被精心描繪的家具和室內建筑構件成為了王國建童年時代文化、宗教和藝術的啟蒙。大漆圖像中的多元文化和宗教的敘事成為了當時單一政治美學之外的補償,也激發了他自幼對繪畫的熱愛,促成了他今天藝術創作中的大漆媒材。
3、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王國建在上世紀 90 年代有一段成功的企業家經歷,這使得他比一般的藝術家更理解冷戰結束后中國的全球化,更確切地說,他本身就深度地嵌入了全球供應鏈和多元主義文化消費之中。來自全球各地的禮品設計訂單迫使他必須面對多元文化的不同要求,并不斷的創造各種圖像的混合、從各地民俗、大眾明星、流行符號、宗教信仰……,這也使得他可以超越同代藝術家,從全球圖像生產的產業鏈角度深入理解波普文化。他必須設身處地地想象地域的差異性,即從全球各地消費者的角度理解不同地域全球化的不同路徑和文化雜交,圖像融合,我稱其為“多元的全球地方化”(Muti-Glocalization)。除此之外,企業的經驗還促使他比一般的藝術家對材料的綜合運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為他如今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獨特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2月15日于廣州
姜俊(美術批評家,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藝術經濟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他曾畢業于德國明斯特藝術學院,后來獲得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學位,2021-2024在上海同濟大學做建筑學博士后研究。姜俊是第六十屆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中國國家館“美美與共:集”聯合策展人(2024)、共同策劃了“化作通變:第七屆廣州三年展”(2022-2023)、“時間引力— 2023成都雙年展”)
ABOUT ARTISTS
關于藝術家
王國建
1962年出生于中國福建泉州。 1981年畢業于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ACAC當代藝術檔案庫理事,閩南畫派副會長。
EXHITIONIB HALL INTRODUCTION
ASIA ART MUSEUM
亞洲美術館·現場
2025年2月20日,“亞洲之光:當代藝術展”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隆重開幕。開幕式上,中日兩國文化界、藝術界近百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策展人安永幸一、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成巖、九州華人華僑文學藝術家聯合會會長馬星華、藝術總監宇田川宜人、九州產業大學名譽教授光行洋子、九州大學名譽教授丸山孝一、展覽的策展人之一當代藝術家唐華偉,以及參展藝術家代表柳旭日、本田卓等出席并致辭,共同見證這一跨越國界的藝術盛會。其中策展人安永幸一致辭時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東方智慧在全球化語境中的一次覺醒。”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成巖強調:“藝術是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橋梁,展覽為中日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嘉賓合影
作為展覽的策展人之一、藝術家唐華偉在致辭中分享了他的策展理念:“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展現亞洲藝術家如何以東方文化為根基,探索藝術語言的邊界,并在全球化語境中發出獨特的聲音。”他的繪畫語言融合了中國書法的傳統與西方油畫的技法,通過流動的線條,創造出具有東方精神的視覺圖像。
本次展覽選取了各個年齡段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表達與形式語言均具有代表性,能夠在當代藝術的系統結構與發展脈絡上貢獻思想的光輝,或者能夠拓展新的觀看方式和新的敘事方式;不僅僅融入全球化語境,還能夠將自身的文化傳統實現當代語言結構的轉換,給未來以啟示。
福岡亞洲美術館自1999年建館以來,始終致力于推動亞洲藝術的國際對話。本次展覽特別邀請亞洲藝術家與研究學者參與,通過藝術交流平臺,讓觀眾近距離感受亞洲藝術的魅力。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2月25日,為觀眾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亞洲當代藝術的珍貴機會。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系電話:010-89515619
收藏熱線:13522454081(微信同號)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美術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