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塢珈琲
一星餐廳 | 華山東路
傲客自費試吃1143家 一星評級通過第71家
* 戳戳↑,駛入夢中咖啡館 *
作為一個中度咖啡因過敏患者,平日鮮少主動走進一家咖啡館。
但我反而感謝過敏源和身體開的小玩笑,在被迫與咖啡因保持距離時,意外捕獲了稀有珍寶——「船塢珈琲」
來之前對它的“袖珍”早有耳聞,但走進去還是免不了驚嘆。幾乎只有4平米的方寸,三張高腳椅在吧臺前懸浮,像擱淺在沙灘的貝殼,只肯收留最先抵達的潮水。
后來的客人只能蜷在門口的臺階上,如同某種溫馴的藤蔓植物。好在昆明的春光盡收眼底,對面的巷子牽引了思緒,竹編墊子也坐得舒服。
與其說這是一間咖啡館,更像是老板娘的個人器皿收藏室。不知道是先有的餐具,還是先有的單品,在她的腦海里早就用容器和液體串聯起一個個柔軟的故事。
故事的細枝末節,都寫在這本友人送的花朵刺繡筆記本里。里面有隨筆式的菜單、碎碎念式的咖啡故事、也有來自遠方客人的可愛留言······就像翻開了陌生人的日記本。
好奇、悸動,不免多翻閱了幾頁,點單節奏也慢了下來。好在我和朋友都是“憑感覺”的意識流,這杯名字很好聽、那杯很適合今天的天氣,倒也沒耽誤太久,這點或許和「船塢」在某種層面上同頻。
第一杯咖啡上桌,剛被收走給新來客人點單的筆記本,又重新回到了我們手上,并停格在「栗子芭娜娜」那一頁。
老板娘用軟糯糯的語氣說:“這個就是關于它的由來”,輕柔的聲音剛好是鄰座聽不清的分貝,需要平等地給客人一些延遲滿足的神秘感。
文字昭然若揭,手邊吉本芭娜娜(日本治愈向作家)的書、梶田慶(日本陶藝家)的栗子女孩杯、落入栗子池塘的星星、剛好和芭娜娜諧音的風干香蕉片······所有意象,都是對像芭娜娜一樣美好女孩的最佳指代。
先打撈起散落的星星和香蕉片,再攪拌均勻綿密輕盈的栗子奶油,混合著香甜的巴旦木奶,友好的咖啡因存在感,像芭娜娜一樣平易近人。
我下意識地拭去嘴唇上清淺的薔薇色唇膏,不忍在杯口留下難堪的痕跡。
相比芭娜娜的恬靜美好,老板娘說她更像這個頭發凌亂的小人。任冰雹一般的暴雨將臉打得生疼,都淡然處之。筆記本上沒有相應注解,她就拿來手機,簡明扼要地跟我們講著有關這一杯的靈感。
湊近聞,先是脆生生的苦瓜奶油香氣,清冽獨特。懸浮在奶蓋下的危地馬拉加劇了苦澀,不忍皺眉。但緊隨其后洋甘菊茶混合冬瓜茶的甜蜜讓眉頭舒展開來,像跌但起伏的劇情,叫人移不開注意力。
或緩慢或急切地飲完,沿杯壁順流而下的奶蓋,幻化成暴風驟雪后平靜的雪景。接受變換的天氣和心情,容許萬物穿過我的身體。
吧臺終于空出一個座位,以前我避之不及,這完全超出安全社交距離。怪事,今天像是酒后微醺,不知哪來的勇氣,一個箭步坐了上去。許是還意猶未盡,又點了兩杯。
我時不時打量木質擱板上的器具,有一搭沒一搭地滑動手機,試圖掩飾內心的局促和不安。周遭安靜得可怕,水流從濾杯滴下的聲音一點點放大,我的心開始順著熱水沖刷的漩渦緩慢疏松、下沉。
放輕松之后,酌一口耶加雪菲明亮的酸,柔和順滑地從舌尖流淌而下,心里綻放出穿透樹隙的婆娑光影、從杯身蔓延至杯底的明暗交疊的煙花,容器自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一晚朋友和我都意外地沒有失眠,我想是因為這杯「駛入夢里」
又或是這一天在「船塢」內心過于充盈,集中感受到的濃烈幸福,讓我的身體和思緒變得輕飄飄的。
第一杯用少量白葡萄酒煮過的陽光玫瑰的汁兒打底,漬煮的過程中蒸餾掉了過盛的酒氣,清甜適口。
第二杯沖注滿有安神助眠功效的路易波士和薰衣草熱茶湯。喝得下的話,還能再續上第三杯。
室井夏實(日本陶藝家)觸感溫潤細膩的諾大盤子,只盛放著兩顆小小的、有韌勁的酸口酒精橡皮糖,咀嚼之后再飲一口茶,放大了茶的甜感。
它是這盤充滿童趣“繪本”上的點綴,就像「船塢」的故事已經夠豐滿,但每個人加上自己的解讀方式,便是另一個「船塢」。
那晚我的夢里,是一些散落的、無法承接上下文的零碎片段:「船塢」的手作器皿出現在我上鎖的玻璃櫥柜里、扎著小辮兒的芭娜娜和我無話不談、停泊在湖心的鴨子船,我仰臥在船里觀察星象······
于我,「船塢」的后勁太大。它在這個人人舉著紙質外帶杯,匆忙吞咽冰美式的時代,保持浪漫熱忱的偏執。讓總在拼命航行的船只,回到船塢被治愈修復,哪怕是只有4平米的避風港,也會讓經過的疾風生長出溫柔的褶皺。
卷耳咖啡館 | 府甬道
TA cafe 他家 | 天君殿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