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翻看1950年代的老電影海報,你一定會注意到一個名字——賽德·查里斯。她總穿著一身鑲滿亮片的舞裙,腳尖輕輕點地,雙腿修長到幾乎要沖破畫框。
媒體稱她是“好萊塢的腿精”,電影公司甚至給她的腿買了百萬美元保險。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女明星的故事比電影更跌宕:她從小患過小兒麻痹癥,被好萊塢當商品炒作,最后卻親手撕掉了標簽。
差點站不起來的女孩,成了米高梅的“金字招牌”
1922年,得克薩斯州一個普通家庭迎來了女兒蒂拉·芬頓(Tula Finklea)。誰也沒想到,這個6歲時連走路都摔跤的小女孩,日后會成為驚艷全美的“腿精”。她得了小兒麻痹癥,醫生搖頭說:“跳跳舞試試吧,說不定能練出點力氣。”
這一跳,跳出了奇跡。
7歲學芭蕾,12歲登臺表演,19歲被俄羅斯芭蕾舞團挖去當獨舞演員。但跳芭蕾掙的錢連飯都吃不飽,24歲那年,她咬牙擠進好萊塢米高梅公司,當起了群舞演員。
在《亂世佳人》這類大片里,她只是背景板里無數個旋轉身影中的一個,連句臺詞都沒有。
直到有一天,導演文森特·明尼利讓她脫了舞鞋試鏡。
赤腳踩在地板上的瞬間,她跳了一段混合了芭蕾和爵士的即興舞。修長的雙腿像白鷺舒展翅膀,腳背繃出的弧線讓全場安靜了十秒鐘。“明天開始,你叫賽德·查里斯。”
導演當場拍板,“好萊塢從沒見過這樣的腿。”
被物化的“美腿女王”:保險單背后的算計
米高梅公司像包裝商品一樣打造她:每天練舞8小時,請語言老師抹掉南方口音,連名字都改成“聽起來像法語”的賽德·查里斯。1946年《齊格菲歌舞團》上映時,觀眾全在問:“那個轉圈時腿像剪刀一樣打開的女演員是誰?”
公司趁熱打鐵,干了一票大的——給她的腿投保100萬美元。1948年的100萬是什么概念?當時紐約一套公寓才8000美元。消息一出,全美國炸鍋了。
“他們把我的腿當成了搖錢樹。”晚年的賽德在自傳里寫道。公司編造了無數噱頭:說她的腿長占身高一半(實際109厘米),造謠她每晚用冰牛奶泡腿,連她彩排時勾破的絲襪都能拍賣出天價。最荒唐的是1953年,她穿了條高開衩舞裙拍戲,結果被保守派告上法庭,理由是“敗壞社會風氣”。
“那些議員盯著我的腿指指點點時,怎么不想想我為這部戲摔斷過兩根肋骨?”她在法庭上憤然離席,最后還是公司逼著她道了歉。
和舞王較勁的女人
真正讓賽德名垂影史的,是她和“好萊塢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的較量。
1957年拍《玻璃絲襪》時,有場戲需要她在結冰的地板上赤腳跳舞。弗雷德說:“你發抖的樣子才真實。”零下五度的片場,她硬是跳了二十多遍,下戲后高燒到39度。但等到拍那段經典的探戈時,她故意多轉了兩圈,害得弗雷德險些踩空。
“大家都說他是主宰節奏的國王?”她后來在采訪中冷笑,“要是沒有我暗中調整步伐,那段舞根本拍不成。”電影上映后,媒體把功勞全算在弗雷德頭上,她卻靠這段戲拿到了終身成就獎。
這種較勁貫穿了她的職業生涯。當其他女星忙著和制片人傳緋聞時,她偷偷在合同里加條款:“不允許拍臀部特寫”;公司讓她演脫衣舞娘,她直接罷演:“舞蹈是藝術,不是脫衣秀”。
過氣明星的逆襲
歌舞片衰落時,47歲的賽德成了“過氣藝人”。但她轉身就搞起了服裝設計——給《窈窕淑女》設計演出服,幫家庭主婦定制晚禮服,連奧黛麗·赫本都找她改過裙子。70歲那年,她開了舞蹈學校,專門教普通女性跳舞。
“那些女孩說,她們也想擁有像我一樣的腿。”她笑著搖頭,“我教她們的第一課是:腿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不敢抬起下巴。”
2008年她去世時,媒體報道清一色寫著“美腿女王離世”。但參加過她葬禮的人記得,靈堂里循環播放的不是電影片段,而是一段家庭錄像——84歲的她穿著運動褲,在客廳教孫女跳踢踏舞,雙腳踏出的節奏像雨點般輕快。
如今在某些短視頻上,年輕女孩們還在模仿賽德雙手叉腰、單腿后踢的招牌動作。但她們不知道,這個動作誕生于1949年某次彩排——當時她膝蓋積水,只能用一條腿支撐全身。
或許這才是賽德·查里斯最真實的模樣:在好萊塢的浮華與算計中,她把自己的缺陷跳成了王冠。那雙被物化了半個世紀的腿,最終踏碎了對女性的所有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