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鵬程杯被取消”一事成為熱點話題,引起了深圳家長熱議,更有人發現,此項賽事根本不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之內,兩家舉辦單位是被依法取締的非法社會組織!一起來看具體情況!
被稱為深圳“杯賽天花板”
承辦單位卻被列為非法社會組織
上周,“鵬程杯被取消”的消息迅速傳開,2025年的賽事不再報名和組織考試,相關費用會做退費處理。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轟動,要知道,鵬程杯自舉辦以來已有十余年歷史,被稱為深圳杯賽的“天花板”,含金量極高,備受深圳家長和學校的認可。
深圳鵬程杯起源于2013年,全稱“深圳市青少年綜合素質與科技創新能力測評”,最初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批準深圳市初等數學研究會開展“鵬程杯”數學邀請賽,隨后逐步擴展為涵蓋數學、語文、英語、科學、編程、作文等科目的綜合型賽事。
據悉,鵬程杯面向小學四至六年級及初一、初二年級學生,按年級分組競賽,在升學階段被視為“含金量標桿”,報名人數名列前茅。其中的數學賽事是一大熱門,學生如果獲得初一、初二年級的數學三等獎及以上,還能在初升高階段獲得深圳名校高中的青睞。
不過,鵬程杯數學難度較大,為取得優異的成績,各種輔導機構以此為由舉辦培訓班,收費昂貴,家長受其影響,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報名機構“卷”孩子,這一點一直被不少人詬病。
面對鵬程杯取消一事,各平臺家長反映基本上都是贊同,但也有少部分家長覺得是“當頭一棒”,表現出迷茫和不知所措。
支持取消方
表示迷茫方
另外還有家長表示,鵬程杯一直就不在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競賽白名單內。
鵬程杯的報名費用為每科200元,而根據教育部2022年發布的相關文件,競賽主辦方、承辦方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任何費用。廣東省教育廳也曾發布《關于明確中小學生社會競賽活動若干管理要求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競賽落實“零收費”政策,嚴禁辦賽單位向學生家長收取費用來舉辦競賽或考試活動。
關于鵬程杯的舉辦單位,也早有家長察覺出異常,兩家承辦單位——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和深圳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公室,并不是所謂的官方部門,在2023年7月就被廣東省民政廳依法取締,認定為非法社會組織。
今年已有4項
教育部“白名單”賽事被叫停
除了深圳今年的鵬程杯被取消,2025年初,已經有4項教育部“白名單”賽事因“過度商業化”“管理混亂”被叫停,包括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NOC)、“北斗杯”空天科技大賽、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全國青少年音樂素養大賽。
此外,今年2月,中國計算機學會發布通知,限制參加CCF非專業級軟件能力認證(CSP-J/S)者年齡,滿12周歲方可報名。
該通知稱近年來參加CSP-J/S的小學生呈現低齡化趨勢,對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會產生負面影響,部分中學將CSP-J/S成績作為升學的參考依據,帶來嚴重功利化傾向。
前段時間,高中生雙休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贏得廣大民眾的支持(點擊查看教育大事報道)。以上種種,都傳達出遏制教育功利化,進一步給學生減壓減負的信號。
當下,家長被各種賽事、培訓機構的熱潮裹挾,早早開啟了“雞娃”模式,把孩子禁錮在“超前學習”“不卷上不了好學校”的牢籠中,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接觸過于復雜的知識,在密集的考試、培訓中失去了一些豐富多元的生活體驗和探索機會。
這一系列調整重點還在于引導家長回歸理性,讓孩子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在松弛的生活節奏中健康成長。
今年以來,深圳在基礎教育減負方面已邁出堅定的步伐,鵬程杯賽事的取消也進一步加強了這一信號。
對此,各位家長朋友對此有何看法?
請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吧!
來源:廣東省民政廳 深圳學位追蹤
馬叔雜談
整理、編輯:vesp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