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繪蛇年之后的資本市場,挖掘基心中最貼切的莫過于“敘事重構”。
回望舊年,不過數月之前,市場都還沉浸于迷茫的宏大敘事之中。而二月DeepSeek的驚艷亮相宛如一顆火種,瞬間點燃了舊秩序的沉沉暮靄。
從權益市場的“美國例外”到“東升西落”之勢的轉變,從國內債市“每調買機”到“資本遷徙”的浪潮,仿佛在轉瞬之間,曾經甚囂塵上的宏觀敘事已經完全倒轉成為了“鏡像”。
(來源:Wind,2025.3.11 15:00)
資本市場共同目睹了一場宏觀敘事的深刻重構,以及一次對于中國資產的集體性意識覺醒。
步入三月,全球資本市場置身于多重矛盾張力的交匯之處。特朗普2.0時代的不確定性持續沖擊著市場的避險情緒,而國內AI大模型的算力“軍備競賽”已悄然重塑科技估值的坐標體系。
面對海外關稅政策擾動與兩會政策窗口期后宏觀數據真空期,在這個“敘事重構”的春日里,投資者需要一套既能抵御風險又能捕捉機遇的組合策略——而這正是本月權益配置的核心命題。
01 尋找波動中的“新錨點”
——海外的驚雷與內生的暖流
3月以來,美股經歷了一場風聲鶴唳,納斯達克指數連續下跌7%(來源:Wind,2025.3.11)。在此次美股“驚雷”的背后,三大驅動因素正悄然發酵。
首先,全球科技估值體系正經歷結構性重塑。中國AI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動搖了市場對于美股科技壟斷地位的預期,折射出"美國例外論"光環的消退。
其次,美國政策與經濟的雙重壓力形成共振。特朗普政府反復加征關稅、削減聯邦部門預算等舉措,疊加部分經濟指標惡化,使得市場對滯脹甚至衰退的風險定價愈發加深。同時,特朗普在上周日有關經濟面臨“轉型期”的言論進一步引發了對于經濟前景的焦慮。
更深層的矛盾實則源于資產周期的自我修正。美股長達五年的科技牛市積累了一定估值泡沫,國際投資者加速從估值高企的美股向更具性價比的新興市場切換,形成"多殺多"的負反饋鏈條。
對美股市場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備忘錄如同一柄懸劍,貿易審查范圍延伸至對美關稅、不公平稅收、非關稅貿易壁壘、匯率以及任何“不公平限制”等五大維度,再次加征的風險偏高,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將于4月1日前提交研究結果及對等關稅計劃。
這一政策不僅可能推升全球供應鏈成本,更使得市場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基調心生疑慮。在“經濟預期”與“通脹反復”的夾縫中,美聯儲的利率路徑或將更為撲朔迷離。這意味著,美股分母端的估值壓制與分子端的企業盈利不確定性或將階段性共存。
如果說海外是驚濤駭浪,那么國內則是暖流涌動。
當關稅遇上兩會,面對美方頻繁的加征關稅,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出臺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便給予了答案,這一次中國面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底氣”更足、政策儲備也更多。
當下內生需求仍處于弱復蘇格局,體現為電影票房成為春節消費亮點,而其他消費仍待修復至往年同期水平。
不過,經濟前瞻指標顯示信用周期已從快速下行轉向走平,建筑業PMI與央企訂單等領先指標的短期小幅反彈,也為傳統經濟注入了一絲暖意。
當然,民企座談會釋放的樂觀信號更具啟示性,“科技自立”已經逐步從方向性指引,走向資源配置的核心。
AI大模型的突破、半導體產業鏈的補短板,以及數據要素市場化的加速,均表明政策重心向“新質生產力”的傾斜。
這種轉向在資本市場已現端倪,本輪A股行情走到今天,科技作為主線的地位已然凝聚起市場的熱情。
從DeepSeek以600萬美元打破GPT-4o的算力封鎖,到比亞迪將高階智駕拉進10萬元車型,再到宇樹人形機器人出圈點燃產業熱情,2025年的資本市場注定將與“硬科技”深度綁定,“中國科技”也將成為投資2025年繞不開的話題。(以上不構成個股推薦)
02 三月權益策略主線的縱深
——從“高波動盛宴”到“確定性分層”
在科技主線的牽引之下,2月以來中國科技類資產蓬勃爆發,DeepSeek含量較高的板塊均斬獲了較為亮眼的漲幅,A股核心寬基指數悉數收復年初以來的失地。
站在當下,A股資產雖然不存在顯著低估,但在較高的風險偏好以及持續的政策催化下,市場共識已為三月 A 股貼上“震蕩上行”的標簽。不過,這一判斷背后隱藏著結構分化的暗涌。
一方面,本輪市場反彈的過程中,高波動率因子顯著占優,不論從持續時間還是從幅度上看均突破了過去10年的極值;
另一方面,從短期成交結構看,成長主題已接近閾值,結構變化的核心將是從高波動率資產轉向低波動率資產。
加之港股雖估值合理,但短期急漲后面臨部分獲利盤兌現壓力,三月權益資產的波動率中樞上移已然成為定局。
在此背景下,投資的首要任務并非追逐風口,而是構建起“核心+衛星”的攻守組合,以寬基指數基金布局Beta、以政策敏感資產增強收益。
核心底倉方面,重視寬基指數的“系統重要性”——
長期看支持市場上行的邏輯并未變化:穩住樓市股市已成為政策要求;大盤估值依然具有性價比且處于估值擴張大趨勢,AI產業層面的進步持續存在,不斷會有利好來凝聚市場共識驅動估值多輪上漲,部分對科技股欠配資金依然在等待調整后買入機會,指數中樞仍將不斷上移,長期資金保持耐心即可。
無論是從總量催化(兩會、座談會等)還是從指數相對收益出發,當下不妨重視對核心寬基指數基金的配置,將A500、滬深300作為核心底倉。在市場定價機制由流動性驅動轉向基本面錨定的過渡期,寬基指數的“系統重要性”愈發凸顯。
衛星增強方面,關注政策博弈的三大破局點——
建議聚焦三類政策傳導效率較高的資產:
一是科技催化已從主題炒作逐步邁向業績驗證階段,AI大模型、算力基建、芯片半導體等領域的突破已進入“政策-產業-資本”共振期。
二是消費刺激與政策托底下的預期修正機遇,“促消費”政策加碼預期之下,白酒、地產、醫藥等內需板塊迎來修復契機。
三是產能出清階段紅利資產的防御性升級,電力、煤炭與銀行等高分紅板塊,兼具防御性與現金流穩定性的雙重優勢。
操作邏輯上,當前順周期(地產+白酒)、紅利(電力、煤炭)的賠率相對較高,體現為較低的成交額占比和估值分位。兩會后至季報披露前,市場風格或從小盤成長切換至熱度、估值相對較低的內需+紅利領域。
此外,TMT板塊經過快速上漲后估值水位抬升、交易擁擠度加劇,疊加財報季業績驗證與政策窗口期的雙重考驗,短期或面臨性價比回歸的壓力,但真正決定AI+賽道長期走向的,仍是產業底層邏輯的演繹深度
本月權益組合構建的思路,是在當下的邏輯與矛盾中尋找最大公約數。基于此,3月權益配置可圍繞“科技+紅利+生物科技”三角架構展開,構建風險收益特征穩健、波動可控的組合。
最后,挖掘基想說幾句心里話。
資本市場的歷史,本質上是一部敘事更迭史。而資本市場的敘事重構,本質則是生產要素價值重估的社會化表達。
當DeepSeek的突圍重構中國科技的估值坐標系、特朗普關稅2.0擾動全球供應鏈共識,我們正站在新舊秩序交替的臨界點——這不是簡單的周期輪回,而是生產要素重構引發的價值重估革命。
在這個“預期差”主導的春天,投資同樣需要在變局中破浪前行。而我們強調的分散化不是妥協,而是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性的途徑。
當“不確定性”成為時代洪流的主導,當投資范式在配置時代的生態重塑中煥發新生,以“多元”應“萬變”,或許已經成為所有市場參與者都需要長久修煉的內功。
風險提示
以上不構成證券推薦。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