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鄧姐姐。
今天開盤沒多久,就收到提示說。
老鋪黃金開盤漲超13%,最高見798港元,年內漲幅已達210%。
啥意思,漲幅超2倍。
你年初投10萬,現在賺了超20萬。
開森哇!有買到的小伙伴舉個爪。
老鋪黃金被譽為黃金界愛馬仕,也是近一兩年的事。
它究竟發生了什么?
想當年2020年,老鋪黃金沖擊A股兩次被拒后。
2023年轉戰港股,順利通過并于2024年6月上市。
從此開啟了它的,實體店和資本市場的狂歡。
實體店上,不停漲價,卻收獲了越來越長的排隊人龍。
資本市場上,從發行價40.5港元漲到如今798港元。
9個月時間股價增長19倍,妥妥的港股“股價一哥”。
要知道哦,一般黃金價格和金店的銷售成反比。
金價越貴,消費者購買意愿越低,金店銷量越少。
喏,去年周大福經歷了業績暴跌44%,關店逾200家的情況。
可老鋪黃金憑啥能逆流而上。
皆因它的定價體系不是跟隨金價,而是統一定價。
舉個例子。
按現貨金674元/克計算。
普通金店一款4.18克吊墜售價為3524元,折合每克843元。
而老鋪黃金8.2克的“古法手工足金項鏈”售價12860元,折合每克1568元。
溢價725元/克, 消費 者依然趨之 若鶩。
這可看出,消費者不是為金價,而是為這條項鏈埋單。
那這個彈性就可以很大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施華洛世奇的材料是人造水晶制品。
但不妨礙它可以賣上千上萬一條項鏈。
又比如與卡地亞、梵克雅寶和布契拉提等也同樣的。
材料都不是很貴,幾十萬依然有人買。
這下就明白了吧。
可大家為啥會溢價這么多買呢?
老鋪黃金抓住了“古法黃金工藝”這個點。
緊跟東方美學傳統回歸的消費趨勢。
于是,金價的保值+東方審美,不就火了。
老鋪黃金通過黃金抓住了一條通往奢侈品道路的門票。
據2023年公告,9.3萬會員貢獻31.80億收入,對應每個會員客單價3.4萬。
每年消費超5萬忠誠會員4563人,占比12.5%,最高年消費達到百萬以上。
嗯,年消費百萬算是達到了國際奢侈品牌的準入門檻。
這也難怪,資本市場跟著一路追。
老鋪黃金最新總市值1203億,比周大福925億還高。
(市盈率也達到驚人的137倍)
然而“古法黃金工藝”并不是什么門檻。
周大福、老鳳祥、中國黃金、豫園股份、夢金園都有。
且在古法黃金珠寶市場中排名前五,占46.1%份額。
而老鋪黃金在行業中排名第七,市場份額只有2%。
接下來,就看老鋪黃金怎么書寫未來的故事了。
如果它能繼續在奢侈品道路上狂飆,說不定能殺出一條新路。
但如果只是曇花一現,股價也會跌落神壇。
對了,另一邊廂周六福又給港交所遞交了申請書。
這已經是周六福第四次申請上市了。
周六福,會不會讓你想到周大福和六福珠寶。
實際上,和這兩家都沒關系,且創始人也不姓周。
而是由李偉蓬和李偉柱共同持有。
對于它“傍大款”的聲音一直存在。
黑紅也是紅,它也借此在三四線城市迅速發展。
走出了一條加盟商的賺錢模式,加盟店占整體門店比例95%以上。
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加盟商,分別為產品銷售和服務費。
最近被市場詬病最多的是服務費中的貼牌模式。
別人加盟都要求一定要從品牌商入貨(成功典范蜜雪冰城)。
然而周六福卻允許加盟商不從周六福采購商品,而向授權供應商外購產品。
只需要繳納產品入網費就可銷售,類似于“貼牌”銷售。
這就導致了質量層次不齊,非足金等情況出現。
不過它似乎也不太在意。
反正 ( 傍大款 ) 品牌效應還在。
好吧,不同商家不同的賺錢模式。
今天這兩家都挺特別, 你們更看好哪家?
說個小觀察,最近港股似乎都在追捧消費類個股。
比如泡泡瑪特、剛上市的蜜雪集團,以及老鋪黃金。
給予很高的預期,股價不斷創新高(風險也不斷抬高)。
(沒有推薦的意思)
或許,在經濟拐點的時候,消費行業會被重視起來。
PS.
再次提醒啊,明天有 兩只 可 轉債打新。
大家記得調好鬧鐘,希望都能多多中簽~
點右下方“?”,錦鯉附體!
本文文字原創,皆為交流探討之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點在看錦鯉附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