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溫暖駐外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駐外之家人才網
www.zhuwaizhijia.com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醫生可能都是不茍言笑的工作狂人。但在非洲的華為,有這樣一群“稀奇古怪”又創造力滿滿的醫生,他們中有人身兼多職,教會大家用桶裝水健身;有人是不愿“退休”的外科醫生,在有限的條件下,用注射器針頭作手術刀,讓員工重新擁抱健康……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不會健身的教練不是好醫生
-文|馬雷-
擁有壯碩肌肉的“健美醫生”
認真工作的時刻
為員工量身定制康復計劃
擁有運動醫學背景的我,以前是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醫生、美國運動醫學協會的體能訓練專家、綜合性醫院急診科的主治醫生,還是一名普拉提教練。加入華為后,我就成了科特迪瓦代表處和塞內加爾代表處及其下屬小國的醫生。
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時候,我需要研究人體結構,掌握每一個肌肉、骨骼、關節的功能,還要依據個體的特殊性,幫助就診者優化訓練結構、預防和治療運動損傷,達到最優的運動結果和健康水平。如今在華為,我這種“量身定制”的工作模式也得到了延續。
前段時間,我碰到了一個摔傷后致膝關節交叉韌帶合并半月板損傷的病例。根據損傷病情,我為這位員工制定了康復治療計劃和運動加強計劃,減少再次發生同樣損傷的可能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她的功能性恢復基本能達到90%。
將以前在國家體育總局學到的方法運用在非洲這片熱土上,為每位員工服務,也是我對醫學事業的執著堅守的延續。
把桶裝水當杠鈴,讓孩子當“陪練”
出于職業和生活習慣,我是代表處健身房的???,但身為駐場醫生,我也需要經常出差,想要健身,缺少硬件設施怎么辦?這時候,我就會把宿舍變成健身房,利用觸手可及的物件鍛煉,工作健身兩不誤。
問診時,經常有員工和我抱怨說:“工作太忙了,平時沒什么時間去健身房運動?!逼鋵崈赏暗V泉水足以幫助我們鍛煉到全身。
在一次講座上,我就帶著我的居家健身“神器”——兩個桶裝的礦泉水,給大家示范各種健身動作:肩部側平舉、俯姿“劃船”、腿部深蹲等。兩桶水相當于啞鈴,身體很多部位的鍛煉都可以用到它們。器械不是關鍵,如果我們懂得科學鍛煉的理念,用什么都可以健身。
我還發明了一種親子運動方式,指導員工讓孩子當“陪練”,效果顯著。有員工反饋說:“對于我們這種專業健身基礎薄弱,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的員工來說,用娃健身是一舉兩得。孩子會幫我數數,為我加油,對她來說是一種玩耍,她很樂意跟我一起鍛煉,這也是我跟孩子增進感情的一種互動方式?!蹦芮星袑崒崕椭接行枰娜?,我非常高興。當然,大家要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運動,保證安全。
“不用害怕,有醫生在呢!”
運動醫學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應用科學,涵蓋了骨科、康復醫學、神經學、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領域。身為駐場醫生,我不僅要精通與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知識,還要運用心理學知識,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海外員工遠離家鄉,工作強度大,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們除了要對癥下藥、解決病灶,還需要幫助他們克服焦慮、恐懼以及無助的情緒。
有天晚上,手機連著震動了兩三下,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出差員工給我發消息:“醫生,我好像感染瘧疾了,頭暈腦脹,全身乏力,害怕得不行。”我立馬帶上快檢試劑盒趕到他的房間,一開門,就看到他虛弱地躺在床上,嘴里不停呢喃。我安慰道:“不用害怕,醫生在呢!就算是瘧疾,只要經過正確的治療是能夠康復的,現在我先給你做個簡單的篩查?!苯棺频牡却螅噭┖薪Y果顯示陰性,我們都舒了一口氣。
第二天,我又帶他去醫院做了瘧疾檢測,結果也是陰性。這時他才完全放松下來,笑著說:“馬醫生,還好昨晚有你在我身旁,我才沒那么孤獨害怕?!焙玫鸟v場醫生,都很會做思想工作,不但要技術精湛,還要能夠了解患者的心理,成為他們可以信賴的朋友。
華為是國際一流的企業,可必須承認,大家的健康意識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強科普宣傳教育,通過更廣闊的宣傳平臺,提高大家對科學運動、健康工作和快樂生活的關注度。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可能地幫助華為員工制定個性化的健身方案,通過健身和鍛煉的方式預防疾病、保持健康。
掐指一算,我在非洲奮斗也快四個年頭了??v使家人都在國內,也有萬般思鄉之緒,但這些年扎根在非洲小國的難忘經歷,一點一滴地撫慰著我:有撒哈拉沙漠上空高懸的明月,有可以自由暢游的地中海,有開齋節本地員工做的羊排,有西非海岸鮮活的大龍蝦,有駐地里安全溫暖的五尺大床,有一起同吃同住的伙伴們……未來,我希望能夠繼續在北部非洲播撒健康的種子,做一個傳遞關懷和希望的使者,發揮自己的價值。
不愿“退休”的外科醫生
-文|吳學祥-
從醫三十余年了,退休之后,我終于有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非洲當駐場醫生。
剛果(布)和喀麥隆兩個代表處是我主要的服務范圍,共計10個國家,大多都是艱苦的六類國家,醫療條件比較有限,醫務室無法按照國內的要求配置設備和工具,經常遇到缺醫少藥的窘境。就是在這樣有限的條件下,我努力為華為員工的健康保駕護航。
邊學邊做,創造“首例”
在非洲,員工生病了都會找到我們駐場醫生,手外科、皮膚外科、骨傷科等,我都要有所涉獵,為了不讓他們失望而去,我結合自己的外科經驗和醫學專業,嘗試了很多在國內都沒做過的“首例”。
小小的注射器針頭,在這里就起到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它可以充當手術刀。一個員工的胸壁上長了瘡,疼痛難忍。健康小屋內沒有配置消毒工具和刀片,該怎么辦?我想到,是不是可以用消毒過后的注射器針頭,對患處進行切開引流呢?一番操作后,再過幾天換藥,原本“面目猙獰”的傷口竟然也完全愈合了。
針頭還能用來穿刺甲面,引流淤血。一個員工夾傷了手指,我給他打氣壯膽,視頻連線教他如何清除指甲下的積血。員工也很有勇氣,在消過毒的情況下,用燒紅的注射器針頭在指甲上扎眼,放出甲下積血,避免了感染。后來他完全康復了,告訴我說:“我看了有關手外科的一些知識,和你告訴我的方法一樣,才鼓足勇氣下針的?!彪m不是刮骨療毒,但勇氣可嘉。
再比如,我初次遠程指導關節復位手法,讓員工也做了一回“醫生”。某天,我突然接到一通電話,那頭的聲音很焦急:“吳醫生,我吃了面包后張口閉口都困難,臉頰疼,不能正常吃飯了。”通視頻之后,我判斷他的下頜骨出現了脫位情況,一個簡單的復位手法就能解決,但需要專業的醫生來進行操作。我建議,他可以去我們建立聯系的醫院進行手法復位。但他堅定地告訴我,希望我指導一個同事為他嘗試。于是,我從網上找來學習視頻和解剖圖示,在屏幕這頭“手把手”教他們演習了多遍,最后確認每個手法復位 的細節都已經掌握,實操上陣,真的成功了。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在沒有醫療輔助器具的情況下,我就地取材,靠著之前現場救治的經歷和積累的經驗來解決外科問題。
患難與共,華為人在一起
記得剛到非洲時,就聽很多“老非洲”在食堂里說起一些防蚊的方法:睡覺把所有的燈都關上,不要用味道太大的香水;平時要穿好長袖長褲。曾經在喀麥隆常駐的同事甚至還給我演示了“防蚊操”——如何擺動身體、抖動手臂來防 止蚊子落在身上……這樣的故事既好笑又讓我難過,華為人在非洲不容易?。?/p>
有天,剛果(布)的員工突然聯系我:“吳醫生,我高燒寒顫,渾身疼痛,身上的衣服濕得都能擰出水來,在本地驗血,結果顯示得了瘧疾,該怎么辦啊?”接下來一周里,我也陸續接到員工顯示陽性的瘧疾化驗報告。因為季節變化,蚊子多了起來,而且今年剛果(布)辦事處業務暴增,工作壓力使員工的抵抗力下降,瘧疾存在潛伏性感染的現象,多重因素造成這次瘧疾爆發。
我們的應急流程迅速啟動。我和北非地區部的另外一位朱海龍醫生,緊急辦好簽證,前往剛果(布)支援。到了駐地,各方人員如同行軍作戰,各司其職:行政人員梳理各個防蚊細節和漏洞,對生病的員工送去人文關懷;后勤人員每日做好宿舍衛生,及時清除垃圾,強化消殺;我和朱醫生逐個走訪生病員工,提出合適的治療方案,該吃藥的吃藥,該輸液的輸液,并給予心理支持。
瘧疾的陸續爆發無疑是會引起恐慌的。很多人無法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瘧疾,擔心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得了瘧疾的后遺癥,對生育有沒有影響,沒有任何癥狀檢測卻是陽性要不要治療,怎么樣才能康復……很多疑惑需要解答。我們和國內治療瘧疾的權威專家取得聯系,在后臺支撐,回答員工關切的所有問題。從前端沖鋒陷陣到后端保障支撐,公司上下擰成一股繩,經過半個月的努力,抗瘧告捷!
在非洲,瘧疾是隨處可見的。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對傳染病時刻保持警惕。駐場醫生能做的就是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結合當地的資源和條件,盡可能早預防,早識別,早治療。
入鄉隨俗的快樂
巡診非洲,我隨身帶著網球裝備,每到一個國家,總能遇到打網球的球伴。工作緊張辛苦的時候,運動無疑是最好的舒緩心情和釋放壓力最好的辦法。這幾年,公司駐地園區和公寓,全部都配備了健身設備,極大提高了員工的健身的積極性,各種團建活動如爬山徒步等等,也是常規項目。
和球伴享受運動的快樂(右二為作者)
每到周五,家鄉味主題的美食節異?;鸨@是大家最放松愜意的時刻。同事們聚在一起,圍成一桌,時而舉杯開懷暢飲,時而談談各自的經歷和趣聞,壞情緒在此刻煙消云散。到了周末,大家買肉買菜,聚在宿舍廚房一起動手,做幾個簡單的飯菜,就像在家過節團聚,入鄉隨俗,這就是非洲生活最溫馨的時候。
溫馨的做飯環節
最后來說說這段時間非洲生活和工作的感想吧!和其他駐場醫生不一樣,我是第一次踏進非洲這片土地。當地人口音略重的英語,熱得能把人烤熟的溫度,雨季時泥濘的道路,旱季時干得皸裂的皮膚,不敢直接拿來漱口的自來水……差點打倒初來乍到的我。后來,我嘗試和當地人交流,嘗試了解在這片土地流淌的故事,學著欣賞他們的文化,努力向非洲這片神奇的熱土伸出感知的觸角,我發現非洲其實也有它獨特的美。員工和本地人的熱情樂觀逐漸感染了我,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喜歡記錄生活中的每個瞬間。
人到中年,我才開始體驗這場人生的奇幻冒險之旅,從一開始的崩潰到現在的從容,我更加明白,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我們就一定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所以,小伙伴們,如果你們也有機會去外派到非洲的話,不妨放開心態去嘗試和體驗吧!也許你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但請相信我,這些經歷一定會讓你們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
在園區籃球場內漫步的黑冕鶴
來源:華為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