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要求學校開始雙休了,而且力度非常大,不得打折扣執行。有的省份在要求學校教室監控和省教育廳聯網,發現周六周日教室有學生,就會約談當地有關領導。有的省份周六周日用無人機監控校園,發現有學生在,同樣處理有關領導,有的只要接到舉報沒有實施雙休的,輕則問責學校校長,重則處理教育局局長。國家這次對雙休可謂是下了狠功夫。但發現一個現象,大多數家長不贊同,甚至還反對。而大多數老師都支持,學生更是舉雙手贊成。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咱們就簡單說說。
圖片
中國的雙休制度是從1995年5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這一制度的推行旨在保障公民的休息權利,并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關系。從那個時候開始,一個星期周六周日就是法定休息日了。但是無論是工廠企業,還是大中小學校,大約除了一些公務員事業編之外,幾乎很少有雙休的。為什么?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信念,且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推崇一種奮斗拼搏的精神。大家都以靠自己努力來獲取幸福生活為傲。無論是工廠企業還是學校,這樣的格言,標語比比皆是,媒體和專家的雞湯文更是數不勝數。
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新中國剛成立的前三十年,就是靠這種精神奠定的經濟工業國防的基礎。而且就是現在看,也有道理,我們為什么能成為世界制造大國,我們的對外貿易出口總量為什么能夠成為世界前列,就是我們的拼搏精神,靠的的就是全民奮斗。但什么事過度了,就會變了味道。特別是在關系著國家大計的教育上,如果過分追求于內卷,恐怕不會有利于人才的選拔,也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長。
難道大家沒有發現嗎?最近的孩子近視越來越多,抑郁的越來越多,因為一點點挫折,跳樓自殺的不斷出現,心理監測,不健康率已經遠遠超出正常數值……我們贊成努力奮斗精神,但對于孩子教育來說,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才能讓努力奮斗更有效率。
孩子們歡迎這次雙休,肯定有不少是因為可以好好玩手機刷視頻了,但也有不少學霸級的學生是因為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休息了,更多的可能是因為可以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老師們同意雙休,也許是因為有了更多的休息時間。
而反對的家長更擔心的恐怕是孩子沒有自控力,父母如果又不在身邊的話,更加無法監控到位;也不排除一部分家長管不住孩子,也不想管;更有甚者,自己就是圖省事,孩子交給學校就行了,自己該干嘛就干嘛去。也有家長擔心有錢的人雙休去補課,沒錢沒條件的補不成,又造成孩子受教育的不平等。
如何破局,首先得考慮眼下為什么要實施這次雙休,國家考慮的更多是發展的戰略局面。隨著經濟產業的升級和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我們需要更多的具有創新型的人才,而不是靠刷題來的做題機器,而那些被逼著坐在教室里學習的學生,那些從早上5點學到晚上11點的學生,身心疲憊不堪,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思考創新。說不好的這就是摧殘青少年,而不是做教育。教育講究的是勞逸結合,講究的是啟發,是培養能力,是開拓智慧,而不是機械式的填鴨式的重復。所以真正的高中學霸不是補課補出來的,是靠學生自己主動學出來的。
再說無論學生之間怎么內卷,大學招生名額都是那么多,所不同的就是,越內卷,錄取分數線越高,最后卷的還是自己。苦的還是學生,耗費金錢和精力的還是父母。而且結果仍然是有考的好的,考的差的,有考上的,有考不上的。所以內卷純粹就是自己耗自己。
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雙休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也要推廣到企業和工廠,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工資待遇,讓人過上人的生活,而不是一天12,甚至14,16個小時的工作。人不是牛馬,牛馬也有休息,更何況人呢?然后待遇上縮小貧富差距,讓每一個人活的有尊嚴,讓每一個勞動者都以自己的勞動為榮。真的形成,工作只有內容不同,而無高低貴賤之別的社會氛圍,才會真的減少家長的焦慮。社會才會真的和諧共生。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