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六十歲了,在最新頒布的延遲退休法案條例正式實施之前,他也到了傳統意義上的法定退休年齡,但來自農村的老爹,六十歲退休不退休對這一代農民身份的他們來說,似乎并沒有什么太多影響,而年齡對于他們來說唯一的界限是,他在自己人生黃金時代打拼為自己買的商業養老保險或是城鄉養老保險可以開始正式領取了,至于干活工作,依舊是照舊,閑時做做零活,忙時照顧著家里農田菜地,維持生計。
父母的慢慢老去,也就意味著你在不斷成長,從學生時代的無憂無慮到進入社會工作后的艱難險阻,再到成家立業的幸福和煩惱,長大后的我們多數都在一遍又一遍重復著父輩的走過的老路,由于時代的不同,一路走來,我們經歷的也許大有不同。
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個艱難的歷史時期,和很多那個年代走過來的父母一樣,家中都是多姊妹多兄弟的大家庭。父親在家排行老四,是這個多子女的大家庭中僅有的兩個男丁,上有一個伯伯,排行老三,下有四個妹妹(聽奶奶講在那個艱苦的時代,兩個最小的姑姑早早就夭折了)。因為從農村出來,本來家里條件就很一般,再加上學習上從小也沒有太多的天賦,也就沒有了改變階級和生活的資本和條件,扎根農村是父親唯一的選擇了。
來自于農村,也無啥一技之長,老爸的婚姻也只能靠著奶奶托人在十里八鄉的介紹了。老媽也是來自農村,幾十里外大山里的一戶人家的小女兒,比老爸要小兩歲,兩人經人介紹認識沒幾個月便結了婚,之后便有了我和妹妹。感謝上天的眷顧,讓我的父母在茫茫人海中能走到了一起,這才有了我的今天!
結了婚的老爸老媽也在村子里弄了塊地造了一座新房子,和爺爺奶奶大伯他們分了家單過,但在自己二十五六歲的年紀就有了兩個娃之后,壓在老爸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因為上有父母和未嫁人的兩個姑姑需要貼補外,更重要的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兩個娃要養,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就上來了。
在農村,八九十年代土地是農民們最寶貴的東西,閑時打打零工貼補家用,一年兩季的水稻收成則是養活全家最重要的資源,糧食的收成既能保全家一年的口糧,多余的糧食也能拿出去賣錢,換得生活里財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開銷。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我還只有五六歲的時候,大伯和大伯母相繼去世,留下堂哥和堂姐,作為這個大家庭的頂梁柱,老爸毅然決然的擔起了養育堂哥和堂姐的重擔,而我也從小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從我八歲開始,我便開始參與到家里的農活,尤其是三伏天的水稻夏收秋種,這也算是我人生當中記憶最深刻的時刻,因為那個時候家里田多,機械收割還不普遍,起早貪黑的跟著哥哥姐姐爸爸媽媽在烈日下耕作,而這段經歷也一直持續到我上大學,才慢慢有所改變,家里田地減少了,收割機也越來越普遍了,我們所有參與的工作也慢慢在減少了。
慢慢的我們在長大,爸媽耕種的田地也在不斷減少,從以前的雙季稻再到后來一季稻,再到最后田地也承包給了外來大戶。隨著我們一個個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和結婚生子,戶口也在慢慢遷走,爸媽也就再也沒有精力去打理田地了,僅僅留下一些菜地,自己種植一些日常蔬菜供日常食用。
在我和妹妹長大之后長年在外時,老家那座存在了近三十年的老房子被被未雨綢繆的老爸翻新重建成了一座二層小洋樓,因為他知道不久的將來遠去的孩子們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會帶著他的孫輩們回來居住,這也是老爸最為開心的事情。當我有了孩子之后,老媽則承擔了幫我照顧孩子的重任,而老爸則和我九十多歲的奶奶一起,守護著這座翻新過的老宅子!
人生就是這樣,父母守護著過的家園讓我們一個個子女茁壯成長,長大成人,而他們也慢慢老去,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歷史輪回,我們也接過他們的衣缽,養育著這個家族的下一代。老爸六十了,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歷史年代,歲月早已染白了他的雙鬢,如今他也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老人了!
歲月無情,只希望時間走慢點,讓老爸老媽健健康康的一直走下去,而我作為子女,也將肩起重擔,為他們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