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北川羌族自治縣2025年春季主體班舉辦禹羌文化專題講座,特邀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四川大禹研究會原副會長、“大禹講堂”志愿講師團成員李承霜現場授課。李承霜以“新時代大禹故里的歷史使命——對北川羌族自治縣弘揚大禹精神 傳承大禹文化的思考”為主題,從樹立大禹形象、弘揚大禹精神、發展禹羌文化等11個方面,進行權威解讀。
全文如下
新時代大禹故里的歷史使命
——對北川羌族自治縣弘揚大禹精神 傳承大禹文化的思考
■ 李承霜
今天任務的主題是講大禹,登上這講臺與我的經歷密切相關。我有與北川民族工作結緣二十年的經歷,與大禹文化工作結緣十五年的經歷。最近又被列為大禹講堂志愿者講師團成員,謝謝賈校長的邀約,今天也是第一次遂行任務。
準備分兩個部分交流。一是對“悟談根魂”先作個說明,二是談對縣內弘揚大禹精神傳承大禹文化工作的思考。
我的“悟談根魂”與工作思考有邏輯上的聯系,是理性思維和工作實踐的關系。……
現在回歸主題,談新時代大禹故里如何承載歷史使命。對這個重大課題,限于水平不高,只能拋磚引玉,略呈管見,共同討論。
一、樹好大禹形象。縣城地區現有禹王廣場、大禹文化陳列館兩處,原有地震前縣政府院內一尊。我參與縣政府院內那一尊的設計,是按既有偉人的氣質神韻,又有躬行實踐的親民本色來具象化。我欣賞那一尊,外部也有人認可,后來在網上查到過。詩聯學會《禹風》期刋作為封面形象,說明這文學類社團組織也認可。對大禹形象樹立,縣內歷來有所評論和建議,做好這件事還在過程中,還不是終點。
二、概括大禹精神。三十多年前市委宣傳部一位陳副部長提議北川應刻畫出大禹形象,我認為他當時是指精神形象,即用語言文字概括出大禹精神。論大禹精神的文章很多,近期對大禹精神的概括先有蚌埠共識,后有北川宣言,這是以群體名又提出的,值得重視。蚌埠共識概括七種精神,北川宣言概括四種精神,比較好記:公而忘私奉獻精神,披荊斬棘開拓精神,疏而導之科學精神,惠澤天下民本精神。我本人是在學習過程中加深理解。大禹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縣內對大禹精神要耳熟能詳,口傳心授,力求身體力行。
三、打造、優化、提升文化景點。現在已有禹王橋、禹王廣場、大禹文化陳列館等處,以及代有禹字的各類業態。已有的可以優化、提升(前周參觀陳列館,就聽到一些優化的建議)。當年建在禹里的紀念館造型古樸厚重,老同志認為好。發展中應打造新的景點,對現在陳列館的設計議論較多,只能改造、提升和完善。今后新建點,要充分論證。這個過程也是曲折艱難的,有認識問題也有客觀因素。
四、鞏固發展同四川省大禹研究會的合作關系。縣內要從工作機制上保障這種歷史傳承下來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繼續正常發揮作用,既從中獲取智力支持,又可提升北川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我給領導們的建議就著重談的是這個問題,這需要財力支持,北川財政捉襟見肘,也可以爭取上級專項支持。
五、培養一支傳承禹文化的骨干隊伍,厚植禹文化的社會基礎。志愿者大禹講堂講師團是一個創新舉措,可以利用現有人才資源為上述兩個任務服務。本人認為講師團還要增加人員,要吸納有真才實學、有真知灼見的人才參加,比如趙興武、王培芳、王清貴、鄭金成等這些本土學者,還有其他人……培養骨干力量只要重視并不很難,應有激勵機制,要有歷練的平臺,要有對路的方式方法。
六、要尊賢用能,吸收外才為禹文化傳承創新導向。李德書教授已經為北川禹文化做過很多很好工作,他實際上是北川禹文化的開拓者和高參值得尊敬,我有一專篇推介談我的認知。應該交結更多這樣的高才為北川助力。冉光榮教授走了,他留下了滿懷真情和寶貴的精神遺產。譚繼和與祁和輝兩夫妻都是高才,他倆也是大禹研究會的老會員,仍然值得尊崇。要從研究會活動中去認識象冉光榮教授那樣可為導師的人才尊而崇之。
七、要推出已有的大禹文化文創產品。
李云川傾其資財創立的匯德軒禹羌文化公司,已經有一批文創產品,彌足珍貴,遺憾的是北川人認知不夠,知之者甚少,縣內完全可使用并向外推出。
王培芳原創的《家國之戀》組歌,應先在縣內先唱起來,擴大影響,營造氛圍,讓外界刮目相看。(推薦過,領導有批示,未落實。有遺憾,有詩表達我的惆悵)。
當年計朂文老師的《嘞嘿?沙朗》就很好,三十年后再聽對其風格特色仍然有熟悉親切之感。二十周年慶時聽到歌聲曾心潮澎湃,有詩為證:“詞曲作者計家郎,音容笑貌永難忘。深入云上訪羌老,落筆創作抒衷腸。三十年前樹風骨,二十年慶仍高昂。嘞嘿沙朗多歡快,響徹羌城頌輝煌。”我曾建議縣史志辦應收集“鄉賢”資料,存史樹范,計朂文老師就是鄉賢。
八、立定歷史新方位,辦好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為祖國統一之文化認同服務。我給縣主管領導的建議中已經充分說明我的觀點(四個鑒于)。這需要財力支持,有理由向上爭取。
九、不懂要學習,用人要選才。縣內分管領導和涉及禹文化工作的相關機構部門,專兼職人員要自學相關知識。專職人員要任用專才,要才堪其任,不能尸位素餐。我的觀察就是要用像朱靜那樣的干部。
十、北川人堅定基本的認知。一是禹興于西羌的歷史定論。出自《史記》的定論誰也推不翻。魯迅先生名言:《史記》是無韻之《離騷》,千古之絕唱。二是堅定禹生石紐在北川。北川是真正的大禹故里,因為有另外的說法。但不是去打口水戰爭論,而是練內功講歷史,說依據。王清貴有篇考證文章值得研讀。三是以弘揚大禹精神,傳承禹羌文化為歷史使命,事關大局和長遠責無旁貸。
十一、集思廣益做好下篇文章。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學諸葛孔明的辦法——“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形成思路、方案,把好事做好。
關注我們,及時了解更多本地資訊!
請點贊點亮右下小花讓更多人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