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網
“目前,鄉村醫生的工作和待遇條件差,工作任務重,隊伍極不穩定,需引起政府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日前,民盟湖南省益陽市委會對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開展專題調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強人才培養,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議。
調研中,盟員們深入部分鄉鎮的村(社區)衛生室,發現許多用于行醫的房屋陰暗、潮濕、破舊;鄉村醫生收入普遍偏低,人口較少的村,村醫收入不能維持家庭基本開支;老年鄉村醫生退出機制不健全,退出后保障水平較低;工作任務較重,加上部分地區地域廣、跨度大,交通不便,加大了工作難度;培訓效果欠佳,部分鄉村醫生從事農業生產,沒有精力學習業務,加上自學能力、專業水平相對較差,業務知識培訓收效不明顯。
鄉村振興,不能缺了這最基礎最便民的健康鏈條。經過協商討論,民盟湖南省益陽市委會建議:
加強對村衛生室的管理,提高標準化建設程度,增加醫療設備,提升服務能力;
加強人才培養,采取“村來村去”的定向培養模式,免費培養,定向分配,制定大學生到村衛生室工作的優惠政策,吸引畢業生扎根基層;
強化業務培訓,加強在崗鄉村醫生的全科醫學教育培訓,采取線上、線下、選派骨干鄉村醫生免費到縣級醫院脫產進修學習、集中到鄉鎮衛生院短期培訓等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提高鄉村醫生待遇,逐步實現農村醫務人員與城市醫務人員并軌管理,在工資待遇等方面與衛生院逐步銜接;
創新管理方式,將新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新進入村衛生室的大學畢業生等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統一管理;
完善養老保障,多渠道制定落實鄉村醫生補償政策,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對村醫的收入進行改革創新,并堅持以地方為主盡快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夯實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基礎。
本文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
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鄉村白大褂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