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海翻涌成金
粉紅與鵝黃交織成詩
桃花攀上山巒作畫
梨花以素白寫意人間
主干道上花影與車流共舞
當三月的風拂過巴渝大地,西部(重慶)科學城便悄然披上了一襲錦繡春衫。
金色浪潮里的鄉愁與遠方
▲白市驛鎮驛路花田。雷鍵 攝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白市驛鎮油菜花田已化作一片流動的金色海洋。晨跑的年輕人戴著耳機穿行于田埂,無人機在頭頂盤旋記錄著花浪的韻律,遠處傳來孩童追逐風箏的清脆笑聲。
▲白市驛鎮驛路花田。雷鍵 攝
這里是離城市最近的"田園牧歌",高鐵從花海邊緣呼嘯而過,卻未驚擾花間采蜜的蜂群。老人撫過沉甸甸的菜籽莢,身后“鄉村振興”的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導航:白市驛鎮新黃路 驛路花田
最佳觀賞時間:即日起至三月底
雙色拼圖解碼古今浪漫
▲走馬鎮桃花林廣場。雷鍵 攝
在走馬古鎮,春天被裁成兩段錦繡——油菜花田延續著千年農耕文明的血脈,桃花林則吐露著現代都市的繾綣。
▲走馬鎮桃花林廣場。雷鍵 攝
紅衣少女在花徑中直播,鏡頭掠過明代石橋與智能灌溉系統共存的畫面;老奶奶正在給小孫孫教著"二十四番花信風",微風拂來,頭頂的花瓣雨簌簌落下。這樣的情形,在"走馬觀花"文化節達到高潮,可以喝著咖啡聽非遺故事會,傳統花傘與霓虹光影交織,古鎮牌坊下的便民二維碼悄然講述著新時代的花語。
導航:走馬鎮桃花林廣場
最佳觀賞時間:即日起至3月底
云端繪就“三生三世”桃林景
▲曾家鎮虎鋒山桃花基地。雷鍵 攝
沿登山步道蜿蜒而上,淺粉色的桃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偶有幾株深紅色的花枝探出。白居易筆下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的意境在此處化作實景。
▲曾家鎮虎鋒山桃花基地。雷鍵 攝
花瓣隨著山風輕輕飄落,在青苔斑駁的石階上織就一條粉白相間的花毯。在山頂遠眺,自然野趣與城市風光在此刻碰撞出生命張力。桃花掩映的蓮花湖碧波如鏡,遠處科學城天際線上,金鳳實驗室的玻璃穹頂正與春光同輝。
導航:虎鋒山桃花基地
最佳觀賞時間:即日起至3月20日
梨香雪海浸潤文化年輪
▲金鳳鎮九鳳山千樹梨花。雷鍵 攝
當九鳳山的千樹梨花開成香雪秘境,金鳳鎮的春天便多了幾分文人風骨。這里是重慶地區古梨樹群分布最集中、數量最多的地方,每一株古梨樹都靜靜地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金鳳鎮九鳳山千樹梨花。雷鍵 攝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曼曼詩詞在梨花林間回蕩,與輕風、花香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
梨樹下老人閑談,聽得出金鳳鎮的歷史變遷,像是從梨樹的年輪中流淌出的甘露,滋潤著年輕一代的心田。漫步在梨林中,感受著那份寧靜與美好,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柔軟而溫暖。
導航:金鳳鎮九鳳山景區
最佳觀賞時間:即日起至3月20日
通勤路上綻放的詩意
▲高新大道隔離帶桃花盛開。雷鍵 攝
高新大道,作為串聯各鎮街的“花漾動脈”,每天都演繹著別樣春色。隔離帶的桃花與行道樹組成“CP”,粉綠相間,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為這條繁忙的道路增添了幾分柔情與生機。
公交車化身為移動觀景臺,載著乘客穿梭在城市花海中,讓人們在日常的通勤中也能享受到一份不期而遇的美麗。在這里,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春色,感受到春天的溫暖與希望。
▲高新大道隔離帶桃花盛開。雷鍵 攝
在科學城的春天里,每一片花瓣都是幸福城市的注腳。白市驛的油菜花田見證著城鄉共榮的實踐,走馬的古今花事訴說著傳統與現代的和解,金鳳的崖畔桃花詮釋著攀登者的精神,曾家的梨園書香滋養著文化根系,高新大道的通勤花廊重塑著都市生活的美學。
在這里,春天不是季節,而是隨時可抵達的美好。每一朵花都不只是風景,它們是科技與生態共生的實驗樣本,是城市溫度的可視化表達,更是千萬普通人美好生活的見證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