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Ai學習的老章
先來看倆提示詞:
Prompt1:
閱讀全文,文中共幾次父親的背影?分別有何深意,輸出 SVG 格式,3:4,小紅書風格:--省略《背影》全文
Prompt2:《背影》全文附在后面
大家覺得哪個更牛逼?
大部分人應該會選擇第二個,必然點贊飛起,評論區直呼666
第一個就太平平無奇了
可是效果如何,大家可以看看
第一個提示詞,輸出:
第二個提示詞,輸出:
孰優孰劣?第二個完全沒有完成任務
再來看一個測試
Prompt1:
你是頂級的、參透世間萬物發展規律的心理學家,用極短、極睿智、圖形化方式解釋四大終極人文關懷,如何理解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100 字以內,輸出 SVG 格式,3:4,小紅書風格。
輸出
Prompt2:還是那1000多個字的提示詞
孰優孰劣?
我還堅持之前判斷:
四個字:大道至簡
我理解這種結構化、細致入微上千字的提示詞應該會很穩定,試圖教會大模型如何生成特定內容。但結果顯示,并非如此,就Claude-3.7而言,我測試過N多類似長篇大論,看起來很牛逼的提示詞,往往都不理想。
具體原因:
新一代模型如Claude-3.7已經內置了更復雜的理解能力和行為模式,使得某些傳統提示技巧變得多余甚至有害。
過于復雜的提示詞反而可能導致模型在解析指令時產生混淆,即使模型有很大的上下文窗口,它的注意力機制也可能無法有效處理過長的提示詞,導致關鍵指令被"淹沒"。
有效的提示應該"清晰、直接且詳細",可以利用其延展思考模式,讓模型自己進行推理,而不是試圖通過詳盡的提示詞來控制其每一步思考,這樣更適合新一代模型的提示策略。
任務分解與鏈式提示:將復雜任務分解為多個簡單步驟,通過鏈式提示逐步引導模型,比單一的長篇提示更有效。
多樣化示例而非冗長規則:提供少量但多樣化的示例,比列出大量規則更能幫助模型理解任務要求。
利用模型的思考能力:特別是對于Claude-3.7這樣支持延展思考的模型,可以明確要求模型在回答前進行思考,而不是試圖通過提示詞預設其思考路徑。

最后,以上均為純個人感受和經驗,僅供參考
制作不易,如果這篇文章覺得對你有用,可否點個關注。給我個三連擊:點贊、轉發和在看。若可以再給我加個,謝謝你看我的文章,我們下篇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