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亞迪拿下了新加坡市場的消息受到了媒體的強烈關注。
報道說,2024年全年,比亞迪擊敗了豐田奔馳和寶馬,以注冊銷量6191臺的成績登頂榜首,成為新加坡車市的新銷冠。進入2025年后,比亞迪的表現依舊搶眼,連續在新島拿下了1月和2月的品牌銷售冠軍。可別以為這點銷量不起眼哦,新加坡只是一個島國,全年的汽車總銷量最高紀錄也不過8萬臺,正常情況下3萬多臺而已,而比亞迪的這個6191輛車已經占到了去年新加坡新車注冊量的14.4%。在短短一年間,比亞迪的注冊量就猛增了4775輛,增幅高達337%。
媒體關注的其實不僅僅是銷量,更主要的是因為拿下新加坡汽車市場,對于中國汽車品牌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外媒也普遍認為新加坡是東南亞市場的戰略要地,是汽車廠家的必爭之地。
那么,令人好奇的問題來了,新加坡作為一個彈丸島國,緣何能成為東南亞市場的戰略重地和“車”家必爭之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咋回事。
首先,新加坡相當于一個微型實驗室,它是全球車企的“壓力測試場”。
在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庫中,藏著全球最嚴苛的汽車準入標準:每公里碳排放量、車載智能系統響應速度、緊急制動系統靈敏度等135項技術指標,組成了汽車界的“新加坡標準”。這個沒有汽車工業體系的國家,卻用極致城市環境倒逼車企進化。
特斯拉Model 3在這里經歷暴雨模式下的自動泊車挑戰,暴雨時段的雨水量相當于倫敦一周降水量;現代汽車的氫燃料卡車在34℃高溫中測試續航衰減,新加坡年平均濕度83%的環境讓電池管理系統經受“桑拿考驗”。當德國車企高管站在濱海灣金沙酒店的觀景臺,看到自動駕駛測試車在5層立體交通中流暢穿梭時,終于理解為何新加坡能成為技術認證的“全球通行證”。
其次,新加坡蘊含著智能交通的“熱帶雨林生態”。
樟宜機場的出租車等候區,隱藏著全球最復雜的交通算法實驗:Grab的AI調度系統實時分析200個航班的到達數據、地鐵延誤預警、酒店入住率波動,甚至音樂會散場時間,將乘客等待時間壓縮至2.3分鐘。這種城市級數字化能力,正在孵化下一代智能汽車的核心競爭力。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實驗室里,大陸集團工程師發現:當地政府開放了全島10萬個智能路燈作為車路協同終端,這比慕尼黑多出20倍的數據觸點;而星展銀行與蔚來汽車合作的“碳積分區塊鏈”,讓每公里清潔駕駛都能兌換成真實的金融權益。這種政企協同創新的“熱帶雨林生態”,讓車企獲得超越產品研發的維度升級。
在吉隆坡通往新加坡的第二通道上,每天有3000輛馬來西亞牌照汽車跨境通勤。這種現象背后是新加坡構建的“1小時產業圈”。吉利汽車將區域總部設于此,輻射馬來西亞的寶騰工廠、印尼的電動車換電站;比亞迪的右舵車產線直供泰國電動公交訂單,而新加坡的融資租賃中心為整個東盟市場提供金融服務。
然后,新加坡還是零碳革M的“制度實驗室”。
在圣淘沙島的蔚來中心,消費者可以用舊車電池抵扣15%購車款,這項政策源于新加坡全球首創的“電池護照”制度。當歐盟還在爭論碳關稅細則時,新加坡已建立從鋰礦溯源到充電樁綠電認證的完整數字監管鏈。
埃克森美孚在此建設的碳中和煉油廠,生產全球首批航空級生物柴油;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鈉離子電池項目獲得寶馬2億美元注資,只因這里有全球唯一的電動船充電測試港。
這種將能源革M、交通革M、數字革M疊加的制度創新,正在重塑汽車產業的游戲規則。
當越南政府規劃智能交通體系時,直接引入新加坡的V2X通信協議;菲律賓網約車平臺借鑒了新加坡的EV認證體系;印尼鎳礦巨頭通過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所,與寧德時代簽訂長期供貨協議。這種“杠桿效應”讓車企能用新加坡支點撬動6.5億人口的東盟市場。
新加坡在全球市場的大格局還不僅僅如此。
在裕廊創新區的封閉測試場,奔馳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正在模擬2040年的交通場景:與無人機物流系統共享空域、和機器人快遞員進行道路優先權協商、同量子計算加持的交通大腦進行毫秒級交互。這些看似科幻的測試,實則是新加坡為車企搭建的“未來沙盤”。
淡馬錫控股最新成立的100億美元未來交通基金,吸引了蘋果汽車團隊秘密入駐;東南亞首個自動駕駛法規《無人駕駛法案》的出臺,讓Waymo獲得了商業化落地許可證。當全球90%的自動駕駛專利在此交叉授權,新加坡已然成為定義未來出行規則的“隱形冠軍”。
這個沒有汽車生產線的國家,卻用城市即工廠、道路即實驗室、政策即生產資料的創新邏輯,構建了全球汽車產業的“新加坡范式”。當傳統汽車強國還在比拼工廠規模時,新加坡正在下一盤更大的棋:它要做的不是汽車產業的參與者,而是智能出行時代的規則制定者。
在烏節路璀璨的霓虹燈下,每一輛飛馳而過的智能汽車都在訴說一個真理:真正的產業高地,從不由地理面積丈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