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傳出一個大新聞: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宣布將廢除英格蘭國民保健署(NHS England)。該機構成立于2013年,初衷是為了讓醫療健康系統更大程度地“獨立于政府”運作。經過多年發展,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官方機構”(quango)。
對此,英國衛生大臣韋斯·斯特里廷(Wes Streeting)表示,廢除NHS England將導致近萬名醫療系統工作人員失業,預計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將這一機構完全并入英國衛生與社會護理部(DHSC)。通過相關舉措,計劃節省出1億英鎊開支,騰出的資金將用于支持一線醫療服務。
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關注,也讓人不禁思考:NHS England究竟是什么?NHS England到底做錯了什么?英國醫療系統為何會陷入如此嚴重的困境?這一決定將帶來哪些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深度剖析NHS England的功與過,看看它為英國的醫療服務帶來了哪些利弊。
NHS England的誕生與初衷
NHS England由前保守黨衛生大臣安德魯·蘭斯利(Andrew Lansley)于2013年創立,旨在賦予英國國家健康醫療服務體系(NHS)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并專注于醫療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作為一個“半官方機構”,NHS England的資金來自納稅人,但不直接受中央政府控制。NHS England的官方網站顯示,它擁有“廣泛的法定職能、責任和監管權力”,包括與英國政府協商NHS的資金和優先事項,以及監督NHS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而,這個初衷很快就被現實打臉了。NHS England不僅沒有提高醫療效率,反而成了一個臃腫的官僚機構。
目前,NHS England雇傭了約1萬5300名員工,而負責制定和實施英格蘭衛生與社會護理政策的政府部門——衛生與社會護理部僅雇傭了3300人。
更重要的是,盡管NHS England手握近2000億英鎊的巨額預算,但英國醫療服務的質量卻逐年下滑。候診的等待名單越來越長,患者滿意度跌至歷史最低點,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尤為嚴重。根據最新數據,目前有超過8000個醫生職位和2.7萬個護士職位空缺。
這一切,都讓NHS England成為了眾矢之的。
等待名單:從230萬到743萬
2013年,NHS England成立時,手術等待名單為230萬人。到2020年2月,這一數字已飆升至460萬。疫情暴發后,NHS暫停了大量的常規手術,導致等待名單進一步膨脹。最新數據顯示,等待手術的患者數量已達到743萬。
更令人震驚的是,2000多名患者等待治療的時間已經超過了18個月,近15000人等待時間超過了65周。在這些患者中,許多人每天靠止痛藥度日,甚至無法正常工作。而NHS England卻束手無策。
急診科:等待12小時已成常態
急診科的狀況更是令人觸目驚心。今年1月,有61,529名患者在急診室等待超過了12小時才最終得到了治療,159,582人等待超過4小時。而在2013年之前,等待4小時的患者不到2萬人。
甚至有患者在醫院走廊的椅子或地板上被迫坐了多天才被治療,有的甚至只能接受“走廊護理”。這不僅讓患者痛苦不堪,也讓醫護人員感到無力。英國皇家急診醫學院的分析顯示,2023年,每周有超過250人因為急診科的延誤而死亡。
救護車響應時間:心臟病發作等1小時
救護車響應時間的表現同樣糟糕。對于最緊急的1類呼叫(如心臟驟停),NHS的目標是7分鐘內到達,但這一目標僅在2019年出現過少數幾次。2022年,一些月份的平均等待時間接近11分鐘。
對于2類呼叫(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目標響應時間為18分鐘,但自2017年8月以來,這一目標從未實現過。2022年和2023年,一些月份的平均等待時間超過1小時,是目標時間的三倍多。
對于3類呼叫(如嚴重腹痛),目標響應時間為2小時,但自2019年底以來,這一目標也未能實現。這些延誤不僅讓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還可能危及生命。
延遲出院
延遲出院,是指患者在醫學意義上已符合出院標準,但由于養老院床位不足或社區護理人員短缺而無法離開醫院的現象。這些患者通常被稱為“床阻塞者”(Bed-blockers)。他們被迫占據著NHS的病床,由此對整個醫療系統產生了連鎖影響。
無法騰出床位意味著擇期手術被推遲,這進一步加劇了等候名單過長的問題,這也是急診科等待時間和救護車交接延誤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因為可供轉入的床位更少。
分析顯示,每天有超過12000張醫院床位被無法出院的患者占據,這個規模相當于關閉了26家醫院。數據還表明,這一問題仍在惡化。2021年4月,平均每天有8000名“床阻塞者”,而到2024年4月,這一數字上升到12800人,增長了近60%。
癌癥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癌癥治療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自2021年設定三個月度目標以來,僅有一個目標在少數幾次實現。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僅有67.3%的新診斷癌癥患者在緊急轉診后兩個月內開始治療(目標為85%)。去年12月,僅有88.8%的患者在預約后31天內開始治療(目標為96%)。
盡快獲得癌癥治療不僅可以減少疾病擴散的風險,還可以減少患者對化療或放療的需求。然而,NHS England的延誤讓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導致病情惡化。
看病難:面對面看GP成奢望
疫情后,NHS England實施了“全面分診”系統,患者只能先通過遠程咨詢家庭醫生(GP),然后才能得到GP面對面的看診。這一政策導致面對面預約的比例從80%暴跌至40%,至今未恢復。
目前,在英格蘭地區,只有約60%的GP預約是面對面進行的,而6成患者仍無法在預約當天見到家庭醫生。
這種看病難的問題,不僅讓患者感到沮喪,也讓GP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許多GP表示,他們無法為患者提供足夠的護理,甚至被迫縮短每次看診的時間。
患者看病滿意度:創41年新低
隨著等待名單的增加和服務質量的下降,公眾對英國健康醫療服務體系(NHS)的信心急劇下降。去年,英國社會態度調查發現,只有不到25%的人對NHS的運作方式感到滿意,比前一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創下41年來的最低紀錄。
盡管患者面臨諸多挑戰,但他們并不希望改變NHS免費醫療的模式。他們只是希望現有的NHS能夠改善等待時間、增加資金和人員配備。
NHS England的廢除:是終點,還是新的起點?
廢除NHS England的決定標志著英國醫療服務體系管理方式的重大轉變。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問題就能立馬得到解決。盡管英國政府希望通過這一舉措減少官僚主義、提高效率并將資源集中到一線服務上,但這一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陣痛,尤其是對數千名面臨失業的員工而言。另外,NHS的深層次問題,如資金不足、人員短缺、效率低下等,依然存在。
未來兩年,NHS England將逐步并入DHSC,這個過渡能否成功進行將直接影響英國醫療服務的未來。你對NHS England的廢除有什么看法?你認為英國醫療系統應該如何改革?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英國廣播公司、天空新聞、《每日郵報》《衛報》《每日電訊報》和《獨立報》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 The End -
文 倪佳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