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泡椒雪梨曾在某平臺上公布了一批經過買家認證為假郵票的二手賣家,這條信息發布后平臺完全不給推薦,時至今日總閱讀量也僅為1。
不推薦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所謂“一眼假”和“郵政就沒發行過這樣的版式”等等都是一些個人的主觀看法,站在平臺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眼假”的經驗誰能證明是對的?誰又能證明郵政沒有發行過這些版式?
所以問題的核心就在于:個人缺少權威性證據證明這些商家銷售的郵票是假貨。
曾幾何時,大多數集郵者都認為編年號郵票不存在假貨,因為他們覺得根本不夠成本。可隨著假郵票數量越來越多,大家也終于認識到自己低估了如今的印刷技術,假郵票雖然沒能做到完全復制,但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根本無法分辨。
這些郵票被大量用于郵政的自貼票包裹業務當中,按照每張售價0.3元計算,使用者的郵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加上一些平臺的運費險漏洞,相當于用0.3元的假郵票兌換成了8至12元的真金白銀,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25倍,這也是假郵票銷量如此之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問題回到假郵票的打擊上,由于郵政多年來的放縱不管,市面上假郵票已經成為巨量的存在,即使現在搗毀掉所有制假源頭,也無法消滅已流入市場的假郵票,所以真正的壓力就落在了最后一個環節,郵政的綜合業務柜臺上。
如今新發行的郵票雖然有很多防偽措施,集郵者也擁有諸如影寫版空心網點這樣的鑒別辦法,但這些也僅限于部分郵票的分辨上,要知道市面上絕大多數假郵票都是仿制九十年代的膠版,而那時郵票最大的問題就是粗制濫造和缺少防偽,所以用不斷進化的技術去模仿已存在的郵票,差距必然是越來越少。
而時至今日,除了舊貨幣郵票不能使用外,新中國郵票并沒有過期或是限制老版本使用的措施,所以新郵票防偽做的再好,也擋不住模仿老郵票的存在,專業集郵者在面對這些膠版郵票時,尚且做不到百分之百有效分辨,那作為基層營業員的普通打工人,又如何能夠分辨已發行的幾千套郵票真假?
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郵局不愿客戶使用自貼票,沒有營收是一方面,不能分辨真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從郵票銷售到郵票蓋戳銷資,整個流程需要一個或多個環節進行真偽鑒別,誰來鑒別,鑒別之后又該如何處理,多年來一直是空白,所以很多地方郵局干脆拒絕顧客自貼郵票,或者先要拿著郵票去機構鑒定后才允許用戶使用,所增加的時間成本又該由誰來承擔?
說到這里,其實在使用層面上,郵票已經完成了郵資憑證這個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理就是“生產關系若不適應生產力的要求則將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按照現今郵票的使用方式,也確實不如大多數快遞業務的效率,甚至不如郵政自身的快遞上門取件,那郵票存在的必要就只剩轉型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注:真假郵票對比圖原作者為“可樂和泡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