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讀法律的時候,就有老師說過,要成為這個專業“泰斗級”的人物,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身體健康,你把同輩的人都給熬死了,哪怕你水平再次,你都是“法學泰斗”,因為你掌握了話語權,你就是權威。
郭德綱也曾經說過,成為“相聲大師”的路數也這樣,誰活得久誰就是“大師”。
說來說去還是教員強調的那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了身體,啥也不是。有了身體,啥理想遲早都能實現。所以,年少時多病的教員,就特別注意身體素質的提升,這也為此后革命年代和建設時期運籌帷幄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體制內,職務職級晉升都有一條最基本的條件,某個角度看實則是“一票否決”的條件,那就是“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這在多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上皆有規定。
只要留心,也不難發現,那些身居要位的領導們哪個不是“精力充沛”?那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有時半夜想起來個什么事,還能精神抖擻地“指點江山”;一天哪怕開八個會,跑三五個地方都不在話下。就那種精神頭兒,連小年輕都自愧不如。
當然,這其中自然有權力的強大功效,但不可忽視的必然還是要有相當的身體條件。倘若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在領導和上級面前是不討喜的。在提拔重用的關節上,組織還會擔憂你能不能擔負大任,給你搞個“觀察觀察”再說,這就不好了。
這年頭,體制內的一個景象涇渭分明,一面是年紀大的領導們正是“闖的年紀”,而另一面是年輕干部“疲憊憔悴”的樣子。是的,前者正在享受權力的“滋潤”,后者正在遭遇權力的“折磨”。
這還不是最難看的。最讓費解的是明知身體第一,明知很多工作是要反對的形式主義,依然有不少年輕干部為了所謂“前途”和那些看不到邊際的“大餅”“前赴后繼”,相互內卷成風,彼此傷害成讖,為的就是邀功或曰“表現”。
尤其在“成長”到領導崗位后,這些年輕的干部們不僅沒有因為曾深受其害而遏制這種不良風氣,去改變這種不良局面,反而繼續“發揚光大”,變本加厲地去“壓榨”曾經的戰友或后來的同志,以致于積重難返。
某位同批次最年輕的副書記,能力突出,最高記錄是連續72小時不眠不休迎接省主要領導調研。人到中年肝癌晚期,堅持三年走了。父母哭暈幾次,妻子眼神呆滯,十幾歲的孩子戴孝滿臉不知所措……
還有個財政局的部門負責人,號稱“拼命三郎”,還帶著科室的人一起卷。如愿當上副局長,但僅當了9天,猝死。時年36歲,而孩子才3歲。
單位里級別再高,你也不過是根草,離了你一樣轉甚至更好;家再小,你也是天,離了你什么都玩不轉。話糙理不糙。別整天被灌了迷魂湯,分不清主次矛盾。
更何況,在體制內,如果需要你犧牲健康才能換來前程,那你沒有前程,因為你的前程太低了。
西漢學者桓寬的著作《鹽鐵論》的核心思想就是,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居勢,不在力耕。
數是命運,難以改變。術是手段技巧,還是可以下功夫長進。勢是人脈職位,距離系統內關鍵節點的疏密。沒有一件事是不勞神的,勞身有時也是必要的,但一直勞身,甚至傷身,肯定距離越來越遠。
通俗地說,有前程的不用拼,拼是拼不出前程的。相反,犧牲健康一般只會變成核動力驢,拼死了別人笑你傻,領導再換一個牛馬,沒人會覺得虧欠你。
而且他們拿你的鮮血,去染紅他們的頂戴花翎;拿你的事跡,去裝裱單位的門面門楣。說到底,有時候不過是拿你的健康犧牲,去換某些領導的前程罷了。
而你呢?能得到什么呢?與此鮮明對比的是,你走后,會有別的男(女)性睡你老婆(公),打你孩子,還花你撫恤金,不高興地時候再罵你兩句“傻X”。你說,值不值?
事實上,不止在體制內,在其他行當也一樣,都要永遠記住健康是最重要的。司馬懿就表示,很多時候不是你的主張有問題,而是反對你的人還沒有死光。
量子力學創始人馬克斯·普朗克也說過,一個新的科學真理取得勝利并不是通過讓它的反對者們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過這些反對者們最終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長起來。
先活著,其他的都好說。說不定,有些本就有“前程”的人由于沒有健康這個條件,只能拱手將機會漏給那些保重身體的同志了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