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海思官方悄悄發了一篇文章《芯品發布丨上海海思2M 24bit SAR ADC,引領工業4.0精“采”新時代》,在網上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
不知是因為USAID關門的原因還是黑子的水平問題,海思“ADC”芯片的問世,竟然沒有黑子爆炒。
然而,華為這款24bit精度的ADC芯片,可以說入局就闖入了高端局中。
ADC中的A“analog”,是"模擬”,D"digital”,是"數字”,C"converter",意思是”轉換器”,ADC也就是模擬轉換數字的芯片。
我們眼睛、耳朵、鼻子能感應到的信息都屬于模擬信號,而我們所處的數字世界處理的卻是數字信號,要把自然中的各種信號轉換為CPU、MCU能處理的信息就需要用到ADC芯片。
在現實中,可以說所有場景中都要用到這種芯片,比如雷達、CT/MRI和各種用于生命體征監測的各類儀器、物聯網設備、機器人用到的各種感應器,高端儀器儀表、精密傳感器、汽車電子等等都需要用到ADC芯片,而ADC芯片高采樣率和高采樣精度就決定了它的性能好不好了。
一般來說,采樣速度快(也就是采樣率高)就會導致采樣精度下降,就像攝影時,我們把手機移動得快,拍出來的視頻就糊得厲害。因而,在復雜多變的模擬信號面前,傳統ADC在采樣率和采樣精度這兩大關鍵性能指標上仿佛遭遇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的難題。
上海海思AC9610 2Msps 24bit ADC芯片的問世,以“雙高”性能打破了技術邊界,為工程師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真正實現高速高精度的精密信號采集系統。
官方的描述是:
在上海海思沉淀多年的先進算法和設計上,AC9610采用SAR ADC架構實現了2Msps采樣率的同時,保持了24bit的超高采樣精度。 2Msps的采樣率,可確保精準捕獲μs級瞬態信號,輕松應對超聲、高速傳感器等動態信號分析,避免了傳統ADC因采樣間隔過長導致的信號失真。 24bit的超高采樣精度精度,可精準識別0.5uV弱小信號的差異,在精密傳感器,高精度測試儀器儀表領域,實現“纖毫畢現”的數據還原。 此外,憑借創新的低噪聲設計,該芯片在2Msps下可達到103.5dBFS的SNR,在1Ksps更是高達138dBFS,即便在強干擾環境下依然能夠分辨目標信號與噪聲信號。通過先進的封裝設計技術,AC9610支持-40°C~125°C寬溫工作,同時保證低溫漂,確保工業復雜環境下仍能正常運行。
國內高速ADC/DAC市場90%長期由TI和ADI把持,而且目前被列入了美國的出口管制清單中。國內芯海、思瑞浦、圣邦微、納芯微、聯影微電子都推出了挺多工業級或者車規級的ADC芯片,而且都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了。
高性能、高精度的ADC(模數轉換器)在工業自動化、醫療設備和高端測量儀器里是非常關鍵的部件,它直接決定了設備的整體性能。近幾年,國產替代的努力下,國內的模擬芯片廠商已經開始加速開發高性能ADC,現在在工業、汽車、醫療這些領域,基本上都能找到國產的ADC產品了。
海思這款ADC芯片的發布,也就我國開始在高端ADC這塊獲得了突破,往后國產高端ADC的“空白地帶”將會越來越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