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志摩離婚后,張幼儀過得怎么樣?
1913 年,13 歲的張幼儀被父母叫到客廳,隨后被塞了一只小小的銀質相片盒。張幼儀打開盒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年輕人的照片。
照片中的男子,頭大下巴尖,戴著圓圓的金絲邊眼鏡,渾身散發著一股斯文儒雅的氣息,此人便是徐志摩。
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對徐志摩很是贊賞,便給自己的妹妹和徐志摩牽了紅線,徐申如幾乎沒有猶豫便同意了。在他看來,兩家門當戶對,若能結為親家,對徐家的生意和家族聲譽都將大有裨益。
在正式訂婚之前,按照傳統習俗,雙方需要找相命的人合八字,相命婆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相命圖,隨后皺著眉頭,直言不諱地說道:“屬鼠的和屬猴的人在這門親事里不配。要是你女兒屬狗就好多了,狗是忠實的象征。”
張母面露難色,不安地說:“我這兩個最大的女兒,老大要到二十五歲才能結婚,老二又和男方不配。”
然而,張母并不愿輕易放棄這門親事。經過一番沉默與思考,她最終還是決定篡改張幼儀的生肖,將她的生年從 1900 年改成 1898 年,生肖從鼠改成狗。就這樣,相命婆重新宣布這門親事是天作之合。
張家人將這個消息送到徐家,隱瞞了生肖被篡改的事實。一個星期后,徐家送來了象征婚姻堅貞不渝的一對鴛鴦,張家人欣然接受,張幼儀與徐志摩的訂婚就此塵埃落定。
1915 年,15 歲的張幼儀迎來了自己和徐志摩的婚禮。可惜,這段婚姻注定不會有好結果。
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以滿足父母抱孫子的愿望外,徐志摩幾乎對她不理不睬。
閑暇時光,徐志摩也總是對張幼儀視而不見。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丈夫對自己如此冷淡,她試圖從徐志摩的行為中尋找答案,卻始終一無所獲。
張幼儀在徐家過得并不開心。直到有一天,張幼儀吃午飯時,突然沒有了胃口,老太太敏銳地察覺到了她的異樣。她目不轉睛地盯著張幼儀,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然后以肯定的語氣說:“你有喜了。”
生產的那一天,張幼儀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她在劇痛中暈了過去,然而,周圍的人卻懶得叫醒她,仿佛她的痛苦并不重要。直到產婆尖叫 “是個男孩”,她才從昏迷中醒轉過來。
公婆得知這個消息后,極為激動。他們送了一堆紅蛋出去,向大家宣布徐家的新生子嗣來人間報到的消息。
然而,孩子的出生并沒有改變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他對這個兒子,似乎既得意又害怕,而對張幼儀,依舊冷漠如初。
沒多久,徐志摩便遠渡重洋,前往美國馬攻讀銀行學和社會學。
張幼儀在國內獨自撫養孩子,操持家中大小瑣事,而徐志摩在海外的生活,對她而言完全是陌生的。此后,徐志摩的家書越來越少,即便來信,字里行間也盡是陌生與疏離。
1919 年春天,五四運動爆發,張幼儀的二哥問道:“徐志摩來信叫你過去了嗎?他這么久都沒給你寫信,恐怕是出了什么問題。” 張幼儀回想起一年前徐志摩說過要打破傳統、追求自由的話,那時她并未放在心上,如今想來滿是冷汗。
徐家人得知情況后,也察覺到徐志摩可能出了狀況。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送張幼儀去與徐志摩團聚。
1920 年,張幼儀踏上前往歐洲的旅程。三個星期后,輪船終于抵達馬賽港。張幼儀站在甲板上,遠遠便望見了徐志摩,她的心里滿是歡喜。
然而,徐志摩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他眼神冷漠,當張幼儀望向他時,他的目光徑直從她身上掠過,仿佛她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路人。
他們一路上,幾乎沒有任何交談,兩人就像是陌生人。
接著,他們又搭乘飛機從巴黎飛往倫敦。飛機狹小,張幼儀不得不與徐志摩雙膝交叉對坐。這是張幼儀第一次坐飛機,因暈機,她吐在了紙袋子里。徐志摩見狀,嫌棄地搖頭說:“你真是個鄉下土包子。”
然而,沒過多久,徐志摩自己也開始嘔吐。張幼儀帶著一絲小小的怨氣,輕聲回應:“哦,我看你也是個鄉下土包子。”
到了倫敦后,張幼儀也曾經努力嘗試融入徐志摩的生活,可徐志摩總是對她避而不見。
起初,張幼儀覺得是自己不夠優秀,徐志摩覺得她配不上自己,于是,張幼儀努力學習英文,試圖提升自己。
她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閱讀英文書籍,練習聽說讀寫。她還參加當地一些社交活動,結識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和外國友人。然而,徐志摩對她的努力卻視而不見,一心追逐著他的“愛情。”
后來,徐志摩認識并愛上了林徽因。張幼儀曾嘗試著挽回這段婚姻,可是,徐志摩對她的話充耳不聞,冷漠地看著她說:“我已經不愛你了,我們離婚吧。”
張幼儀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哭著哀求徐志摩再給他們的婚姻一次機會,可徐志摩郎心如鐵。
最終,1922 年,張幼儀與徐志摩在德國柏林簽署了離婚協議。
離婚后,張幼儀并沒有立刻回國,而是在國外刻苦求學之際,然而,就在這時,二兒子彼得卻突遭厄運,不幸夭折。
經歷喪子之痛后,張幼儀懷著復雜的心情決定回國。為了維持母子倆的生計。張幼儀進入上海東吳大學擔任德語教師。與此同時,張幼儀還出任八弟張嘉鑄創辦的 “云裳” 時裝公司總經理一職。在她不懈努力下,“云裳” 時裝公司漸漸在上海灘嶄露頭角,聲名遠揚。
不過,即便與徐志摩離婚,張幼儀對徐志摩的家人依舊很好。徐志摩的父母一直對張幼儀頗為疼愛,難以接受兒子的任性行為。徐志摩的父親甚至提出認張幼儀為干女兒,張幼儀欣然應允。
1931 年,徐志摩不幸遭遇空難,張幼儀主持大局,全力處理徐志摩的身后事。
不僅如此,張幼儀還用自己的積蓄資助陸小曼。每月,她都會按時給陸小曼寄去生活費,從未間斷。直至 1944 年,因自身經濟狀況出現波動,她才無奈停止資助。
最后,張幼儀也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加了一場由朋友組織的小型聚會。
當時,蘇紀之主動走到張幼儀身旁,禮貌地與她打招呼。兩人開始交談起來,從日常瑣事聊到對生活的感悟。這次聚會結束后,蘇紀之主動向張幼儀索要了聯系方式。
隨著交往的深入,張幼儀與蘇紀之的感情逐漸升溫。蘇紀之深知張幼儀經歷過一段痛苦的婚姻,因此在相處中,他總是格外細心體貼。
一次,張幼儀的大兒子徐積鍇在事業上遇到了挫折。他在工作中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面臨著被公司辭退的風險。徐積鍇心情低落,打電話向張幼儀傾訴。張幼儀心急如焚,蘇紀之安慰她不要著急,他們一起想辦法幫助徐積鍇。
蘇紀之憑借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給徐積鍇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建議他主動向公司領導承認錯誤,并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張幼儀則在電話中不斷鼓勵徐積鍇,讓他不要灰心喪氣。在他們的幫助下,徐積鍇重新振作起來,積極與公司溝通。最終,公司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留在公司繼續工作。
1953年,張幼儀嫁給了蘇紀之。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寧靜而幸福。每天清晨,他們依然會一起起床,做簡單的晨練。
晚年的張幼儀和蘇紀之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他們會一起參加一些老年活動,結識更多的朋友。
1989 年初的一個冬日,張幼儀在美國安詳地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在晚年時,她終于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