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造假16億是什么概念,
它帶來的后果就是,
超過13萬股民血本無歸,
而背后的老板卻套現跑路。
而且他卷走的資金已經無法估量,
而他一手締造的企業,
還曾經是民營企業的標桿。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家企業是如何倒下的,
數以萬計的 投資者的錢,
還能不能拿回來呢?
就在3月份,東方集團扔下的一個巨雷,
直接把股民們給震懵了。
它直接被掛上了退市警示,
就等著最后判決敲定了。
消息一出,很快就傳得滿城都是。
這家當年被無數人看好的公司,
轉眼就成了一個空殼子了。
各大銀行以及金融機構,
貸款加起來快百萬,眼看著懸在半空,
心里估計也直打鼓。
這家號稱價值超過360億的商業帝國,
卻連75萬工程款都掏不出,
正式還有超過16億存款還被凍了,
這窟窿一看就知道,
根本不是一天兩天捅出來的。
13萬人的血汗錢,就這么沒了,
誰看了不心疼?
這事兒背后,
企業的一把手張宏偉的名字最扎眼。
他從“東北首富”到人人喊打,
他這些年套的錢,
簡直多得沒法數,可公司垮了,
他還是戴上了“造假慣犯”的名號。
造假的遮羞布
他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外頭看著光鮮,里頭早爛了。
早在2024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端倪,
當時公司說有16億多的存款被凍了,
后來又爆出75萬工程款還不上,
債權人直接申請重整。
這還不算啥,更大的雷是財務造假。
短短四年的時間,財務造假就達到了160多億,
而且假賬做得跟真的一樣,
不仔細檢查,根本看不出來問題。
這造假,不是隨便玩玩,
是他帶著公司硬撐臉面。
擴張那么猛,錢不夠咋辦?
賬面弄得好看點,投資者接著往里扔錢,
銀行也敢接著借。
可假的就是假的,這遮羞布捂不住,
存款凍結這件事一出,他捅出的窟窿就全露了。
交易所一看這架勢,直接給公司掛上退市警示,
等著行政處罰下來,就正式退市。
30多年的上市路,就這么走到頭了。
而他這些年套的錢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了,
可這回,假賬再多也救不了這攤子。
他這一倒不要緊,
跟著他投資的13萬人可就倒了大霉了。
這些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
攢點錢想搏一把,結果血本無歸。
有人投了幾萬,有人砸了幾十萬,
退市消息一出,他們手里的股票,
就跟廢紙差不多。
無數投資者嚷著要索賠,
算下來公司得賠個上億,
可錢從哪來?公司賬上早空了,
資產360多億聽著多,可動不了的占大頭。
這些股民,當初買的時候,
看的是這個老板的名頭,
還有過硬的企業招牌,覺得穩當,
誰想到里頭全是假賬。
暴雷那天,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屏幕,
手抖得拿不住鼠標,錢沒了,日子還得過。
這13萬人的損失,誰來扛?
大老板套現的錢早拿走了,
留下的爛攤子,只能苦了這些普通人。
銀行那邊也急,貸款收不回來,
日子也不好過。
從泥瓦匠到首富
他這個人,起點低得不行。
年輕時就是個泥瓦匠,
帶著幾個兄弟在農村干活,
風吹日曬,日子過的緊巴巴得到。
后來他瞅準改革開放的機會,
帶著這幫人到大城市闖蕩,
弄了個50人的施工隊。
靠著干活快、價錢低、質量還過得去,
活兒越接越多。
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東北建筑這塊兒全是國企的地盤,
他硬是擠進去,開了民營的口子,
由此也能看出,他的能力還是很突出的。
直到80年代初,他接了個大活兒,
要建一棟聯合辦公樓。
這個工程原本他是吃不下的,
但是他玩得聰明,不僅質量抓得死死的,
還讓人家靈活付款,7天蓋一層樓,速度快得嚇人。
別人想都不敢想,他卻硬生生的干成了。
這一下,他在就在哈爾濱站穩了腳,
并且迅速發展了起來,他也順勢搞了個集團,
開始擴張自己的領域,不僅干建筑,
還開始賣大米、油、豆制品這些東西。
僅僅5年的時間,公司就上了市,
速度快得讓人眼紅。
到1999年,他又盯上建材市場,
他直接掏出2.3億,開了一家建材超市,
弄了個“一站式采購”,把傳統市場攪得亂七八糟。
那時候萬元戶都少見,他已經成了億萬富豪了。
他這路子,靠的是膽子大,手腕活,
抓住了改革開放那陣東風,
從農村的小泥瓦匠爬到首富,愣是拼出一片天。
雖然他的財富已經數不勝數,
可他依舊不滿足。
事業越干越順,他心里那團火卻燒得更旺,
實體賺的錢填不滿他的胃口。
他把眼睛瞄向金融這塊兒,想玩更大的。
沒幾年,他就闖出名堂,
成了許多大資本的大股東,
順利的把手伸到民族證券、美國亞聯銀行這些地方。
到這時候,他的集團已經不再是賣大米的,
反而是搖身一變,
成了橫跨農業、石油、信息安全、金融、港口交通的資本王國。
他這擴張,靠的是資本路子。
他老說,資產是加法,資本是乘法,
兩手抓,企業就能滾雪球。
后來他還收購了另外一家集團,
手里直接就多了將近170億港元的現金流,
賬面好看得不行。
他也憑借這一系列的操作,把身價搞到了340億,
成功登上富豪榜,風頭沒人蓋得住。
可這錢哪來的?靠上市公司這平臺,
市場上募資,再拿去撬杠桿。
2009到2019年,他的企業擴張的最猛,
光是2016年,他就通過定增,弄來86個億,
而這筆錢大多扔進房地產。
他還不止這招,還玩質押融資。
截止到現在,他的企業有281億資金都動不了,
其中大半是質押借來的。
公司還給其他相關企業擔保,
總金額加起來有121億多,這路子走得快,
可窟窿越挖越大,早晚得出事兒。
這家企業暴雷這事兒,不光是老板一個人的戲。
監管這塊兒,多少年沒管住這種假賬,
虛增161億,愣是沒早點發現,
直到25年才掛警示,之前干啥去了?
銀行也不是沒責任,各大銀行貸款借得痛快,
281億的質押、121億的擔保,風控咋就沒看緊點?
錢借出去收不回來,賬面上好看有啥用。
股民這邊,也得說兩句。
13萬人盲目的跟著別人風投,
只看賬面好看就深信不疑,
沒幾個人去挖挖里頭的水有多深。
現在大老板套現走人了,
留下的窟窿,誰也填不上,
這件事真的值得好好的反思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