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布
作者:海棠葉
編輯:程程
設計:嵐昇
小紅書的全球化野心正在加速落地。
3月10日,小紅書宣布正式啟動“電商出海領航計劃”,首期直奔美國、中國香港及澳門市場,“對上”TikTok。
作為手握超2億月活的種草經濟領軍者,小紅書這一動作無疑點燃了市場關注。
雖然“TikTok難民”熱度已過,市場不禁發問:小紅書能否復刻TikTok的全球化神話,成為下一個估值飆升的明星企業?
托“TikTok難民”的福,小紅書做起了“美國電商夢”,但這場出海的資本故事,可能還在描繪的階段。
“國內都沒整明白呢,就整上國外了,步子邁太大了也不怕扯著蛋。”第一批受邀出海的小紅書商家吐槽。
低調試水出海
“我一個賣毛線的咋也被選上了?”對于自己收到小紅書方面的出海邀約,商家momo(化名)很是疑惑。
像momo這樣迷茫的,在小紅書比比皆是,“我一個剛開的新店鋪,還沒出一單,國內運輸還不一定搞的明白,還出海。”
咖啡周邊、鞋花、手工生蠔殼、泡腳包、佛香、腰扣、插畫......一些相對小眾的商家及手作工作室紛紛接到邀約計劃。
有消息稱,首批被邀約出海的商品,主要還是以家紡、家居、鞋服箱包和小家電等日用消費品為主。
不太一樣的是,被邀約的商家中不乏毫無開單經驗者,別說出海了,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是小紅書的賬號都沒起來,尚處在求流量關注的階段。
貨怎么賣,拼低價還是拼品質?海外價格怎么定?跨國物流怎么發?物流時間長,到貨后貨物有問題又怎么解決?......一連串問題壓在他們頭上,使人望而卻步。
▲小紅書商家們在討論出海計劃
沒關系,小紅書說,都不是事。
據計劃透露,小紅書提供了AI智能翻譯工具,可以自動將商品信息和筆記內容翻譯成多種語言;商家也可以通過AI翻譯工具,回答境外客戶的咨詢。
小紅書的千帆系統,提供了訂單處理、商品管理、營銷活動設置等功能,海外消費者下單后,后臺會篩選出國際訂單,提示商家進行操作。
至于商家關心的物流環節,小紅書表示,已與一批物流商達成了合作,商家只需將商品寄送至小紅書指定的轉運倉,剩余的清關、物流運輸等全部由小紅書完成,而稅費、國際運費由境外消費者承擔。
據了解,目前只支持香港、澳門和美國地區,送達時效大概是港澳4-7天、美國12-17天。
在支付方面,商家則無需開設外匯賬戶,也無需承擔換匯手續費、匯損等,系統會自動生成不同市場對應幣種的參考價格,出單后最終以人民幣,結算到商家境內賬戶。
▲小紅書電商出海領航計劃介紹,圖源網絡
看起來,小紅書努力在基礎設施方面下功夫,營造簡單流程:出單后,賣家把貨發到國內倉就行。
然而momo們的擔憂難消,“售后問題TikTok都沒解決,小紅書真的可以嗎?”
目前,小紅書的打法,并沒有多少新意,說是全面托管模式的簡配版也不為過。
對比來看,TikTok宣稱,其全托管模式下入駐0傭金、0保證金、0入駐費、0海外倉儲成本,且回款快速,商品出庫后就可以結算,而小紅書的結算周期是發貨后的30天(自動確認收貨)+7天。
小紅書確實也沒有準備好。
一些著急出海的商家,專門咨詢了小紅書,但小紅書方面回答稱,暫時無需過度關注,因為非常具體規則還沒有出來,還需要時間。
推高估值的新故事
首攻TikTok“大本營”,盡管商家輾轉反側,小紅書正躍躍欲試。
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商市場,DigitalCommerce 360分析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發現,2024年美國電商銷售額實現了大幅增長,飆升至約1.2萬億美元,與五年前相比,漲幅超過了100%。
Statista的數據也表明,2025年美國電商市場收入預計達到1.34萬億美元,并且2025年-2029年將以8.22%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擴張,預計到2029年,美國電商用戶數量將增長至3.34億,電商滲透率更是高達97.1%。
這些數據表明,美國的電商市場正態勢蓬勃,其中的無限想象力,正是小紅書想要挖掘的第二增長空間。
更重要的一點是,對標TikTok出海,或能推高資本預期。
過去一段時間里,小紅書估值跌宕起伏,估值一度“腰斬”至100-140億美元,突如其來的“TikTok難民”帶來了潑天的富貴,引發估值回調。
今年1月相關消息顯示,老股東紀源資本和金沙江創投等正在洽售小紅書股份,目標估值回調至200億美元,騰訊、紅杉、高瓴等潛在買家在積極推動估值修復。
而就在半年前,2024年7月,小紅書剛剛出售過一批老股,當時估值為170億美元,即僅半年估值重回200億美元,相當于上漲了17%。
如今“TikTok難民”熱度雖已退卻,蝴蝶效應尚在,一個新的資本故事正在醞釀。
光大證券研報提及,根據點點數據,小紅書在美國地區iPhone總榜免費榜排名自1月12日開始攀升(此前長期未上榜),13日至16日(截至下午3時)均居榜單首位;小紅書熱度擴散至其他地區,截至1月16日下午3時,在79個地區iPhone總榜免費榜居首,在53個地區榜單居前10位。
小紅書迎來巨大的流量,1月19日,美區DAU達到了峰值,小紅書也順勢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投放廣告。
▲小紅書美區DAU變化,圖源億邦動力
春節后,小紅書發布了多個與跨境相關的校招和社招崗位,如跨境物流履約產品經理、跨境交易鏈路產品經理、跨境專項(直客/渠道管理/行業運營/策劃)等。
2月10日,小紅書還啟動了海外MCN機構招募計劃,要求機構具備TikTok、Instagram等平臺合作經驗。
差不多同一時間,香港《星島日報》稱,小紅書將租下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7000平方英尺的辦公區。據悉,旨在依托香港成熟的金融法律體系,優化數據跨境流動和支付框架,以應對歐美政策的不確定性。
小紅書并非毫無出海經驗。
在創立之初,其定位便為海外購物的分享社區。此外,據媒體報道,在日本,小紅書曾推出主打時尚社區的Uniik,在東南亞市場推出了與小紅書相似的Spark,在歐美市場推出了家居分享社區Catalog。
“非常不看好”
從官方信息來看,小紅書不只是想當一個單純的賣貨中介。
整合線上交易、貿易出口、跨境支付及本土化運營等全鏈路服務,為賣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小紅書出海,沿著TikTok的路子,向TikTok跑去。
“只能說非常不看好,小紅書這么點海外流量,能有什么轉化,拿什么和TikTok、亞馬遜、Temu、Shein競爭?”小紅書用戶發帖評論道。
一些賣家們認為,TikTok的成功具有“唯一性”,“舍得砸錢,舍得讓商家出血,所以TikTok是TikTok,從成功的角度看,小紅書成為不了2.0。”
在他們看來,小紅書做不到像TikTok一樣狠狠砸錢刷臉,也就談不上復刻TikTok的成功之路了。
數據顯示,現在TikTok是全球最大的短視頻App,全球月活用戶數超過10億,其中美國有1.7億人是TikTok的用戶,接近其人口總數的一半。
另據外媒報道,TikTok Shop在2024年全球商品交易總額將達到500億美元,其中超過100億美元或來自美國市場。
背后是其簡單粗暴的海外市場推廣方式,砸錢。
2018年,字節跳動攜TikTok往主要投放渠道Facebook展開攻勢。
據騰訊深網報道,一位接近Facebook的人士透露,2018年三、四季度到2019年一季度,TikTok的推廣預算每個季度維持著100%以上的增長。
“Facebook大中華地區一年營收大概50億美金,TikTok當時計劃三年貢獻10億美金左右。”這位人士如此說道。
另一方面,TikTok大手筆推出美區限定版的“邀請新用戶立減”活動,用戶拉新就能拿到價值50美元的TikTok Shop積分,用于在TikTok Shop商城內進行消費,最高能拿到350美元的獎勵。
▲2024上半年全球TikTok電商銷售額概況,圖源超店有數
小紅書沒那么多錢。
去年10月中旬,有外媒稱小紅書2024年一季度營收激增至10億美元,同比增長67%,凈利潤達2億美元,同比增長400%。彭博社的報道則稱,小紅書有望在2024年將利潤翻一番,達到10億美元以上。
而這,不過是TikTok在廣告營銷上的三年支出計劃,小紅書不敢也不可能將2024年的所有凈利潤拿來投入到美國市場。
各玩家真金白銀投入換市場的當下,小紅書想要在巨頭林立的美國市場上站穩腳跟,勢必也要狠下一番功夫——這對于營收相對單一的小紅書而言,并非易事。
在國內,小紅書至今仍被詬病營收模式難持續:廣告業務占據大頭,電商業務未能成為第二條大腿,且還面臨淘天、拼多多、京東、抖音、快手等巨頭的夾擊。
還有更艱難的等在后面。
TikTok起死回生獲得的75天期限已經過去了一半多,既定的命運軌跡看起來還是沒有改變——3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公開采訪中表示,其政府正在與四個不同的團體就出售TikTok一事進行接觸。
巨頭如TikTok尚在等待審判,小紅書又如何在監管風險中長成大樹?
momo們等不來小紅書的定心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