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患者多樣化的診療需求,日前,河南省腫瘤醫院開設腺樣囊性癌轉移和胃造瘺專病門診,以精準醫療理念為引領,為患者提供從診斷到治療的全周期解決方案。
腺樣囊性癌轉移專病門診,破解“慢性殺手”治療困局
腺樣囊性癌(ACC)是一種生長緩慢但具有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常發生于涎腺等外分泌腺體,因其易轉移、治療難度大而被稱為腫瘤界的“慢性殺手”。約40%-60%的患者在初診時即伴有轉移,肝臟和肺部是常見轉移部位。遠處轉移后治療難度大,傳統手術難以完全切除,復發率高。多發轉移患者手術創傷大,難以進行多次手術。
河南省腫瘤醫院微創介入科創新提出“精準介入+系統治療”整合方案,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局部消融
采用CT引導下射頻、微波、氬氦刀或康博刀等消融技術,精準滅活轉移灶,保護正常組織。
放射治療
采用精準放療或CT引導下125I粒子植入,實現病灶最大殺傷,周圍組織最小損傷。
全身干預
聯合動脈灌注栓塞術,將化療藥物直送腫瘤供血動脈,提升局部藥物濃度,同時阻斷腫瘤血供。
全程管理
依托多學科會診(MDT)平臺,整合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專病門診特色】
精準評估采用PET-CT全面確認病灶,精準分期,同時進行穿刺活檢+基因檢測,尋找精準靶向治療藥物。
分層診治根據轉移負荷制定個體化方案,對低負荷病灶行根治性消融,高負荷病灶實施姑息性控制。
系統治療根據腫瘤負荷和轉移特點,構建個體化全身治療,通過局部治療增強免疫治療效果,降低耐藥。
作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消融治療專委主委單位,目前,微創介入科已完成百余例腺樣囊性癌肝肺轉移病例的介入治療,其中肺轉移灶完全消融率達81.3%,肝轉移灶控制周期延長至14.6個月(較傳統化療提升2.3倍)。
胃造瘺專病門診,消化道重建新選擇
對于無法經口進食的腫瘤患者、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及漸凍癥等特殊群體,傳統鼻胃營養管存在諸多弊端。微創介入科2009年引進國際領先的經皮微創胃造瘺術,為消化道重建開辟全新路徑。作為中南五省率先開展該技術的醫療中心,河南省腫瘤醫院目前已完成手術2000余例,幫助眾多患者重獲營養自由。
【技術優勢】
局麻微創20分鐘完成手術,創傷小于傳統開腹手術90%
隱蔽美觀造瘺口隱蔽于腹部褶皺,滿足患者社交需求
喂養自由支持間歇性推注與持續性泵入雙模式
感染防控進口抗菌涂層導管,院內感染率<0.3%
【專病門診特色】
精準定位術前采用影像重建精確定位穿刺點
安全保障術中實施全程心電監護
個性化營養方案術后配備專業營養師團隊制定個性化腸內營養方案
全流程指導提供從置管維護到居家護理的全流程指導,實現“一次置管,長期受益”
坐診信息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
門診地點:門診二樓27診室
坐診專家:微創介入科 胡鴻濤
(劉倩 聶瑞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