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竟是致命血栓?
湘潭市中心醫院為年輕媽媽搶通“生命通道”
“來,我們慢慢來,膝蓋發力,站穩以后,嘗試把手遞給我……”
5月6日,在湘潭市中心醫院卒中綜合病房內,急診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吳俊雄正在指導患者羅女士進行康復訓練。
看到這位年輕媽媽能夠短暫自主站立,旁人忍不住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誰也想不到,30天前,這位剛迎來第三個孩子的35歲母親,還沒出月子,就經歷了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情況。
產婦突然發病
確診
大腦靜脈竇血栓
時針撥回至4月7日。當天清晨,剛生下三胎僅十幾天的羅女士一覺醒來,感覺一陣陣頭痛襲來,左手也“不聽使喚”,水杯拿不穩,連孩子的奶瓶也險些摔落。下午5點,她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持續約5分鐘后,抽搐癥狀緩解,但仍感到四肢乏力。家人立馬撥打120,緊急將羅女士送往湘潭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入院后,急診科醫生檢查發現左側肢無力,伴隨間接性抽搐,緊急啟動腦卒中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頭部CT及DSA檢查,明確病情為大腦靜脈竇血栓形成。
緊急取栓、溶栓
專家提醒:
孕產婦是高危人群
考慮到患者是產褥期,且目前處于腦梗死急性期,湘潭市中心醫院第一時間向市衛健委報告,并立即啟動院內及區級危重癥孕產婦救治應急預案,組織急診科、神經內科、婦產科、介入科及湘雅醫院殷俊團隊進行MDT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制定最優治療方案。同時,該院急診卒中團隊緊急啟動卒中綠色通道,為患者實施靜脈竇血栓去除術及靜脈竇內持續泵入尿激酶接觸溶栓治療。
手術中,醫生從患者動脈、靜脈穿刺,將細如發絲的導管“穿行”至血栓處,抽吸出暗紅色血栓碎塊,持續泵入溶栓藥物。整個手術緊張有序持續近3小時,最終“生命通道”疏通。術后,羅女士轉入重癥監護室,繼續靜脈竇內泵入尿激酶消溶血栓,同時嚴密檢測生命體征及血生化指標變化,預防嚴重出血并發癥。
“孕婦和產婦是靜脈竇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孕期及產褥期女性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凝血因子增加,血流動力學改變,如失血、出汗、脫水等,易導致血液濃縮、血流緩慢,從而促使血栓形成。”湘潭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袁光雄介紹,該病癥發病初期常見的癥狀是頭痛,抽搐或肢體乏力,通常以持續性或發作性加重的全頭痛最常見,當出現癥狀應盡早就醫。同時,合理的飲食、多飲水、適當地運動、避免久坐等,是孕產婦日常生活中預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在湘潭市中心醫院EICU8天后,羅女士被轉入普通病房,接受藥物及康復治療,目前恢復良好。
“現在除了左手有一點無力,其他都在慢慢恢復,感謝湘潭市中心醫院讓我重生。”羅女士感激地說。
急性腦梗救治
跨進
“刻鐘時代”
卒中救治的關鍵在于“快”與“準”。針對急性卒中患者,湘潭市中心醫院急診卒中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打破舊診療模式,建立以患者為中心,全程醫護協同的急診新模式卒中單元,實現“急救車溶栓”“導管室零等待”等多方式快速診療模式,讓急性腦梗救治跨進“刻鐘時代”,最大限度縮短救治時間,挽救患者生命。
以高質量急救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湘潭市中心醫院以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創新思維理念、制度機制和發展模式,建立鏈接“院前-院內”“院內-專科”的兩大救治通道,為危急重癥患者提供急救綠色通道和一站式綜合救治服務,極大提升湘潭乃至周邊地區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水平。
歡迎轉發點贊
文字 | 楊莉莎、楊霜
編輯 | 楊霜
審核 | 彭秋香
預約電話:58214922 危重癥轉診電話:58214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