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藥學知識:
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選擇(四川省2023版)
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選擇
手術類別
首選推薦抗菌藥物
神經外科I類切口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有證據證明MRSA流行時,可選用(去甲)萬古霉素。
神經外科Ⅱ類切口手術(經鼻竇、鼻腔、口咽部手術)
頭孢唑啉/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頜面外科(下頜骨折切開復位或內固定,有移植物的面部整形術,正頜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頭頸部手術(惡性腫瘤,不經口咽部黏膜)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頭頸部手術(經口咽部黏膜)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眼科手術(如白內障、青光眼或角膜移植、淚囊手術)
局部應用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耳鼻喉II類切口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耳蝸植入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甲狀腺有感染高危因素的I類切口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乳腺有感染高危因素的I類切口手術(包括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術)
腹主動脈重建、人工心瓣膜植入、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心臟搭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有證據證明MRSA流行時,可選用(去甲)萬古霉素。
胸外科手術(食管、肺)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肝臟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肝硬化患者: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1.有感染高危因素的膽道手術[包括單純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手術)]
2.涉及膽道的肝臟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肝移植手術
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噻肟
胰腺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頭孢噻肟
有感染高危因素的腹外疝I類切口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胃、十二指腸、空腸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回腸、結腸、直腸手術
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頭孢曲松±甲硝唑;頭孢噻肟±甲硝唑
肛周膿腫手術
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噻肟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呋辛+甲硝唑;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甲硝唑。
闌尾手術(術中發現無膿性分泌物,術前一劑即可;有膿性分泌物,不超過48h;如有穿孔,應按腹膜炎處理)
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噻肟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呋辛+甲硝唑;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甲硝唑。
經直腸前列腺活檢術
頭孢呋辛
泌尿外科有感染高危因素的I類切口手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泌尿外科II類切口手術:進入泌尿道或經陰道的手術(經尿道膀胱腫瘤或前列腺切除術、異物植入及取出)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泌尿外科涉及腸道的手術
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腎移植
頭孢呋辛、頭孢噻肟
關節置換成形術、截骨、骨內固定術、腔
隙植骨術、脊柱手術(應用或不用植入物)(I類切口)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1.自體骨植入不作為異物植入;
2.有證據證明MRSA流行時,可選用(去甲)萬古霉素。
開放性骨折內固定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外固定架植入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有證據證明MRSA流行,可選用(去甲)萬古霉素。
截肢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燒傷后整形:有游離皮瓣轉移和人工植入物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有證據證明MRSA流行時,可選用(去甲)萬古霉素。
經腹腔子宮切除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經陰道子宮切除術;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剖宮產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用藥時機:切皮前1小時內
剖宮產術(<18h的胎膜早破)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用藥時機:切皮前1小時內
剖宮產(胎膜早破≥18h)
氨芐西林(或青霉素鈉),在剖宮產時(切皮前1h內)加用一劑頭孢唑林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方法進行青霉素皮試并判斷為陽性的患者,可選用紅霉素。
順產(胎膜早破≥18h)
氨芐西林(或青霉素鈉)。針對B族溶血性鏈球菌
人流不全清宮術(例如,針對藥物流產或負壓吸引術后有胚胎殘留需器械清宮)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中期妊娠水囊引產術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人工徒手剝離胎盤或因胎盤殘留而使用器械清宮者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產時因大出血而需紗布填塞或球囊填塞止血者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會陰撕裂修補術(III度及以上撕裂)
頭孢唑林、頭孢呋辛
厭氧菌感染風險高時:頭孢唑林+甲硝唑;頭孢呋辛+甲硝唑。
補充說明:
1.有充分循證醫學證據的第一代頭孢菌素為頭孢唑林,故第一代頭孢菌素首選頭孢唑林;有充分循證醫學證據的第二代頭孢菌素為頭孢呋辛,故第二代頭孢菌素首選頭孢呋辛。
2.給藥時機:靜脈滴注應在皮膚、黏膜切開前0.5~1小時內給藥。[注:(去甲)萬古霉素由于需滴注較長時間,應在手術前1小時開始給藥]。
3.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指的是從皮膚、黏膜切開前給予的第一劑預防性抗菌藥物開始計算,不超過24小時。
4.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應在20~30分鐘內滴注完畢。
5.厄他培南屬于碳青霉烯類,是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且《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醫保發〔2023〕5號)限多重耐藥的重癥感染的患者才能使用厄他培南,故不能選用厄他培南作為預防用藥(包括結直腸手術的預防用藥也不能選用厄他培南),限于四川省標準。
6.根據中華醫學會《胎膜早破的診斷與處理指南(2015)》和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胎膜早破臨床實踐指南(2020版),預防胎膜早破>18小時引起的B族溶血性鏈球菌上行性感染的推薦藥物為氨芐西林(或青霉素鈉)。
專業從事藥學工作14年,負責三級中醫院藥事管理組迎檢兩次、市級藥事質控迎檢、處方點評、病歷點評、參加縣級醫療質控、老年醫院患者用藥教育,守護患者用藥安全,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也希望大家有相關醫藥文章投稿我們,讓更多的同仁了解相關醫學,藥學專業知識或者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及干預措施!另外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個高端醫院藥學和臨床藥學交流群,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