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DC賽道還在高歌猛進時,蹚在熱門靶點里的明星公司Sutro Therapeutics卻正在經歷斷臂求生的陣痛。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3日,Sutro在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的同時也宣布了戰略重組計劃。
在研發管線方面,Sutro選擇取消核心管線FRαADC luveltamab tazevibulin(STRO-002)的優先級,未來研發重點是TFADC STRO-004,avβ6ADC STRO-006以及尚處于早期發現階段的DualPayload ADC。在人員變動方面,裁員50%,并且現任CEOBill Newell將離職,由COOJaneChung接任;另外,Sutro也將關閉自有的GMP工廠,全線收縮。
2024年股價暴跌了近79%的Sutro,發生了什么?
01
“BIC”FRα ADC的落魄
FRα(葉酸受體α)在多種實體瘤高表達,比如間皮瘤(72~100%),三陰性乳腺癌(35~68%),卵巢癌(76~89%),非小細胞肺癌(14~74%),而在正常組織中表達率很低或僅在特定局限區域表達,因此FRα被視為極具潛力的ADC靶點。
2022年11月,首款FRαADC藥物Elahere獲FDA加速批準上市(2024年已經轉為完全批準),作為單藥療法,治療FRα高表達、對含鉑療法耐藥的經治晚期卵巢癌患者。
Elahere上市后放量迅速,2023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額超2億美元。FIC產品的上市以及超預期的商業化表現,不斷推高原研公司Immunogen的股價,最終艾伯維豪擲101億美元收購了ImmunoGen。
Elahere再次創造了一個造富神話的同時,也吸引著更多藥企入局。
在ImmunoGen之后,Genmab也火速收購了普方生物,購入后者的核心資產FRαADC Rina-S。
Elahere確定了FRα靶點的成藥性并掀起一波熱潮,但對于后來者,想做到Mebetter甚至是BIC,并非易事。
在FRαADC賽道上,此前研發進展最快的除了Elahere外,便是BMS和衛材合作開發的MORAb-202以及Sutro的STRO-002。
BMS在2024年7月退回了MORAb-202,而STRO-002也在昨日被Sutro打入了“冷宮”,至此,FRαADC研發進展前三的3款藥物,走向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實際上,STRO-002早就有了“翻車”的跡象。在Elahere首次上市后的不久,2023年1月,Sutro公布了STRO-002的最新臨床數據,結果顯示,在FRαTPS>25%的患者中,ORR為38%,在FRαTPS>75%的患者中,ORR也僅有40%,優勢并不明顯。
另外在2024年10月,Sutro公布了臨床2/3期REFRaME-O1試驗的頂線結果,在FRαTPS>25%的鉑類耐藥性卵巢癌患者中,ORR也僅為32%。
STRO-002的數據本身就已經平平無奇,競爭對手驚艷的數據就顯得“更為致命”。
在2024ESMO上,Genmab公布了Rina-S的最新數據,在42名晚期卵巢癌(未限定FRα表達水平,除了納入的接受過Elahere治療的患者)患者中,綜合ORR為31%,其中100mg/m2Rina-S(n=22)組的ORR為18.2%,120mg/m2Rina-S(n=20)組的ORR達到50%,后者足夠驚艷。
Rina-S數據公布后的第二天,Sutro暴跌近40%,可見市場對于STRO-002的已經顯而易見。
對于Sutro來說,能夠懸崖勒馬,放棄已經處于注冊性臨床試驗階段的STRO-002,或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留得青山在,多少還能有點柴燒。
02
Dual Payload ADC
會是救命稻草嗎?
在取消STRO-002的優先級之后,Sutro未來自研重點是TFADC STRO-004,avβ6ADC STRO-006以及尚處于早期發現階段的DualPayload ADC。
對于TFADC賽道,FIC藥物Tivdak在2021年獲得FDA批準上市,但商業化表現遠不如FRαADC,2024年銷售額僅1.3億美元。
另外,處于臨床階段的TFADC并不多,僅有三款,分別是樂普的MRG004A,信諾維的XNW-28012,以及普眾發現的ADCE-T02,其中ADCE-T02已經以超10億美元的總金額將海外權益授權給了Adcendo。
而目前STRO-004仍處于臨床前階段,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遞交IND申請,研發進度明顯落后于幾款國產TFADC,綜合FIC產品的商業化表現和STRO-004的研發身位來看,未來想要BD或許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再來看STRO-006,目前針對整合素αvβ6的開發集中在β6亞基ITGB6上,但公開披露的管線也并不多,其中包括有且僅有一款的ADC——SGN-B6A,來自輝瑞。
輝瑞CEO在2025JPM大會上曾表示,SGN-B6A是輝瑞未來三大看點之一。鑒于目前在研avβ6ADC并不多,未來隨著SGN-B6A在臨床上展現出潛力,或許STRO-006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BD爆款。
小編認為,對于Sutro來說,未來最具有想象空間的或許是雙載荷ADC。
隨著越來越多的ADC進入臨床階段,接受ADC治療的患者不僅會因為失去靶抗原而復發,還會因為對使用的有效載荷產生耐藥性而復發。而雙載荷ADC優勢便是在于采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payload,可能具有協同增效作用,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腫瘤異質性問題,如果采用的是不同作用機制的payload,也有望解決耐藥性。
盡管目前全球雙載荷ADC的研發均處于早期探索階段,但這一技術方向已掀起了一級市場的"搶位賽"——2024年末至今,CrossBridge完成了10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開發TROP2雙載荷ADCCBB-120,NewCo公司Callio在本月完成了1.87億歐元的A輪融資,推動首款HER2雙載荷ADC進入臨床概念驗證。
同時在BD層面,也有藥企正在提前鎖定下一代ADC技術制高點——中外制藥已經和Araris達成雙載荷ADC的開發合作,總金額達到7.8億美元;百奧賽圖與育世博也通過合作切入雙靶點雙載荷ADC賽道。
毋庸置疑的是,一級市場和BD層面的火熱,將在雙載荷ADC賽道繼續延續,Sutro是否能通過雙載荷ADC翻盤,還需交給市場和時間來驗證,幸運的是,目前Sutro還手握超3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累計超20億美元的BD合作未來付款,現金流在短期之內不是問題。
對于雙載荷ADC的布局,Sutro在過去不久的WorldADC London2025上也進行了分享,對于首款HER2雙抗雙載荷ADC,兩個載荷分別采用的是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和微管抑制劑,DAR為8:2或8:4,預計在2027提交IND。
另外一款HER2/TF/ND三抗雙載荷ADC,則采用的是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和PARP抑制劑,DAR為8:2或8:2。
Sutro在slides中表示,要成為雙載荷ADC的leader。Sutro能不能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