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宋高宗趙構 繪像)
趙構出生的時候,和一般人很不一樣。
其實這有點老生常談了,因為大凡是皇帝出生,好像都和普通人不一樣。
漢高祖劉邦,據說她母親有一次睡覺,夢見一條蛟龍趴在自己的身上,夢醒之后,她母親就懷上了。
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晚上生的,出生的時候突然天有白光,照夜如晝,同時還天降大雨,這雨下的還特別奇怪,別的地方一滴沒有,專門往老劉家的祖墳下。
宋太祖趙匡胤,出生的時候也放光,不過不是白光,而是閃耀的紅光,而且趙匡胤生下來之后,自帶香味,特別特別香,老香了,所以老趙小時候還被人叫做香孩兒。
明太祖朱元璋那就更不用說了,出生的時候也是滿屋紅光,鄰居還以為朱家著火了,趕緊跑來救火。
這種例子,太多了,多的都讓人感覺有點麻木了,好像如果你要做皇帝,你必須得來點這種怪力亂神,奇異景象,不來點就沒面子,沒排場。
其實這些東西,無非是權力合法化的符號構建,目的是為了加深皇權神授的這個思想,寫不寫在我,信不信,那由你。
對于這樣的記載,作者無話可說,只能佩服史官們的想象力。
那作為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的出生,當然也和別人不一樣,而且是很不一樣。
趙構的母親,是北宋徽宗的嬪妃韋氏,也就是后來的顯仁皇后,這顯仁皇后懷趙構的時候,做了一個特別離奇的夢,在夢中,一個穿著金色鎧甲,高大威猛的神人和韋氏打招呼,自稱“錢武肅王”。
錢武肅王,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開國皇帝錢镠。
(吳越國王錢氏祖像)
這個錢镠,風評非常的不錯,堪稱五代十國亂世之際少有的明君,賢君,他執行保境安民的政策,福澤吳越百姓,而且到北宋就快統一中原的時候,別的政權或多或少都會反抗,那一反抗難免就要打仗,一打仗,說來說去遭殃的還是老百姓,但錢镠的后代就意識到,天下終歸一統,所以他們就納土歸宋,沒有任何的抵抗,全面的歸順了北宋,這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中華一統,傳為美談。
最主要的,因為是十分和平的權力交接,吳越百姓實實在在的免于戰火之痛,加上吳越錢氏這一脈的統治者,幾乎沒有昏君暴君,對子民那都是好的沒說,所以時至今日,錢氏一門在吳越都很有影響力。
夢醒之后,仁顯皇后臨盆,趙構就出生了。
我們知道新生兒出生,一般都是頭先出來,但趙構不一樣,他是腳先出來的。
趙構出生的同時,他爸爸宋徽宗也做了一個夢,夢里也碰見錢镠了,錢镠還說了這么一句話:
我好來朝,便留住我。終須還我山河,待教第三子來。
意思就是,錢镠對徽宗說,我也該來朝見您了,既然我來了,您就把我留住,因為(胡虜)終究需要歸還屬于我們的江山,這光復大業,就由您的第三個兒子來完成吧。
那有讀者可能會說,不對,徽宗的第三子是鄆王趙楷,趙構是第九子啊,這說的不是趙構吶。
其實,這里的三,不一定是指徽宗兒子的排行,而是一種讖語。
《國語》有云,三尊君父師,三氣天地人,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三這個數字,在我們的語境里,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含義的。
既然韋氏已經夢到了錢镠,那么就說明夢境和趙構有關,而徽宗夢到錢镠,錢镠說出了三這個數字,指的就是錢镠將會轉世為趙構降生,從而恢復舊土。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巧合的是,錢镠活了八十一歲,而趙構后來也活了八十一歲。
不過不得不說,徽宗趙佶的三十多個兒子里邊,趙構是最有派頭,最有帝王氣象的。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宋金聯手滅掉了遼朝。
北宋這邊,還把金朝當做十分靠譜的互利互惠合作伙伴呢,結果遼朝滅亡還不到半年時間,金人臉一變,立刻就開始發起了對北宋的攻勢。
攻打北宋,金軍兵分兩路,一路到太原地區被擋住了,另外一路卻渡過黃河,直奔開封。
徽宗還在宮里畫畫呢,聽說金人都要打進來了,他害怕亡國之君這個稱號落到自己的身上,于是立刻就把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恒,也就是欽宗。
歷史上坑爹的很多,但是這種老子坑兒子的,還比較少見。
欽宗也是兩眼一摸黑,說讓我背鍋可以,但是不能讓我等死,所以欽宗就想要南逃。
好在,朝廷里一個叫做李綱的愛國將領堅持抵抗,金人攻打開封不利,一時半會拿不下來,他們就換了個思路,說那我們不打了,咱們可以坐下來和談,只要滿足我們的條件,我們就可以撤軍。
什么條件呢?當然是先割地再賠款,最后還要讓北宋朝廷派出一位親王,讓他到金軍營中做人質。
其實,這不過是作為攻擊方的金軍在做戰略調整,為下一輪的進犯爭取時間,順道還可以來一波敲詐勒索。
北宋是知道的,但是知道也沒用,無可奈何。
給點錢倒是無所謂,因為北宋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割點地確實有點肉疼,可是權宜之下,也沒有別的辦法,唯一讓北宋這邊頭痛的,就是到底要派誰去做人質。
金人不要百姓,不要大臣,就要親王,那就得把欽宗的一個哥兄弟給派出去。
(宋欽宗真像)
欽宗沒辦法,只好把哥兄弟們全都召集起來,問誰愿意做這個人質。
金人兇悍,他們可不跟你玩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那一套,去了金營,那就是魚游沸鼎,九死一生。
所以欽宗問了半天,根本就沒有一個人吱聲。
那這個時候,趙構站了出來,史書說他越次而進,就是說,他本來站在后邊,但是這一刻他走過眾人站到了最前邊,說我去。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趙構也不想去,他當時也沒吱聲,是欽宗直接點名讓他去的。
無論如何,這個十分危險的任務,交給了趙構。
趙構去金營做人質,他不是一個人去的,跟他一起去的,還有大臣張邦昌。
這張邦昌,也是倒霉,興許也是領導把活兒硬派給他,所以他和趙構在路上走著,奔著金營去的時候,他就哭了,那眼淚嘩嘩的。
趙構一看張邦昌這樣,只說了一句話:
此男子事,相公不可如此。
這是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做的事情,請你不要這樣。
聽趙構這么說,張邦昌很慚愧,立刻就不哭了。
到了金營之后,趙構的表現那就別說了,那是更加的從容,根本不像人質,反而像是去做客的。
(敵營之中 連發三矢)
他不亢不卑,氣定神閑,完全沒有一點卑躬屈膝,沒有那種求和的姿態,反之,他還跟著金朝的貴族一起在軍中射箭,而且趙構還箭術超群,他連射三箭,箭箭十環,金人一看這也太6了,他們就認為趙構肯定不是北宋的親王,因為自小養在深宮的親王怎么可能這么有本事,這么優秀呢?
其實,面對窮兇極惡的金人,趙構能不害怕么?他當然害怕,他不僅害怕,他甚至內心都是恐懼的。
但是,趙構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敢于直視和面對恐懼,因為本身他就是一個綜合素質非常強的人,他有這個能力。
做人質的時候,趙構才剛剛出閣,但他從小就天資聰穎,博聞強記,他的愛好廣泛,還繼承了他父親的藝術基因,琴棋書畫都有造詣,而且他還全面發展,弓馬本領也沒落下,一石五斗的強弓說開就開,在趙宋皇室的其他子弟都在紙醉金迷的過日子的時候,只有趙構,他一直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用嚴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盡管在靖康之變以前,他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以后將會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背負新的使命,但他從來都是一個自強不息,有錚錚傲骨的人。
他還年輕,他以為自己可以淡定從容的面對整個世界,包括眼前的金人。
當然,一切,只是他以為。
建炎元年八月,高宗趙構勸李綱放棄中原。
建炎二年二月,趙構遣使赴金求和。
建炎三年四月,趙構遣使赴金求和,五月,再遣使求和。
建炎四年十一月開始,趙構任用秦檜,繼續求和。
紹興八年五月,仍在求和。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殺岳飛,以期求和。
紹興十二年二月,遣使求和,自稱“臣構言”。
紹興二十六年三月,發表誰敢反對議和就弄誰的言論。
淳熙十四年十月,駕崩,死之前仍然堅持求和。
(中興四將圖卷中的岳飛)
自從做了皇帝之后,趙構堅持對金媾和,堅持到了什么地步?堅持到不惜殺掉已經取得巨大戰略優勢的岳飛。
有人說,趙構宴安鴆毒,偷生晷刻,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為了享受現有的生活,他什么都干得出來。
也有人說,南宋初立,在當時根本就沒有消滅金朝的可能,所以趙構是在弢跡匿光,韞櫝而藏。
還有人說,趙構也有恢復中原的壯志,只是他性格太過奇怪,到了關鍵時刻,往往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
靖康之恥的大背景下,歷史洪流的滾滾浪滔中,時勢造就了進退一身關社稷,有著超越同時代人預見性的李綱,造就了蹇諤匪躬,藎臣碩輔,留下三聲過河的宗澤,造就了萬古精忠,兩間正氣,可歌可泣的岳飛,可命運卻也為他們安排了一個又一個惋悒風華,悲憫天琮的結局。
權謀,算計,人性,欲望,斗爭,國仇,家恨,在兩宋之際一輪又一輪的變化中,走到最后的,竟然是趙構和秦檜。
那么,這個已經離我們的時代相去八百多年卻仍然被頻繁提起的一個充滿了爭議的帝王,當生命消融,油盡燈枯之際,他又會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呢?
六代衣冠沉汴水,三朝風雨聚臨河。錢塘潮涌風波處,曾照康王夜渡舸。
淳熙十四年十月初八的下午,殘陽灑下,西風晚照,當已經垂死的趙構喝下一碗又一碗早就無濟于事的藥湯時,他會不會想到,四十五年前在大理寺獄中將毒酒一飲而盡的岳飛,又會不會想到六十一年前,在金軍大營中張弓射箭的少年呢?
而這一切的往事,還要從宋史領域的專家趙大胖老師的新作《南渡之君》開始說起...
豐富扎實的史料,多層次多維度的書寫,全面系統的視角,流暢自然的語言,翻看本書,讀懂的不僅是宋高宗,更是一個時代的真相!
文末彩蛋,趙大胖老師給小歷粉絲的專屬寄語:
(圖中字跡為本書作者手寫哦~)
參考資料:
《宋史 ·卷二十四》、《文忠集·卷一百七十二》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九》、《三朝北盟會編》
孫健.天命與道德重建:宋高宗立嗣與南宋初期政治.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