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數據看似枯燥,但一眼就能看透北京樓市的真相,透過這些冰冷的數字,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北京購房人群的分層和每個階層的生存狀態。
1. 中產扛起北京樓市的大旗
看清楚了:200-600萬的房子占了北京總成交量的70%,這就是北京樓市的主力軍,再看單價,3-7萬/平的房子占62.5%,面積上,50-100平方米的小戶型占了總成交量的70%左右。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什么?北京樓市的主力軍是誰?就是那些買得起200-600萬房子的人群,他們是真正的中產階級,每月家庭收入在3-6萬之間,有一定積累,但又不是真正的富人。
這部分人大多是30-45歲的核心家庭,他們要么是剛需首套,要么是小改善換房,基本上都是靠工資收入+部分積蓄來購房,他們要么買市區老破小,為了通勤,要么買遠郊區的新房和次新房,為了居住品質,還有一部分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買老破小學區房,他們買不起豪宅,所以只能在三環外到五環之間找性價比。
2. 經濟周期中的"夾心層"
還有一個不愿面對的事實:在這一輪房價調整中,這部分產品的價格波動是最大的!
為什么?因為這部分購房人群恰恰是經濟環境變化中最脆弱的一群人,他們不像有錢人可以全款買房、抗風險;也不像低收入群體有各種保障房政策兜底,他們就是那個被夾在中間的"夾心層"。
市場下行時,最先受影響的是誰?是這些靠工資+部分積蓄買房的中產!一旦經濟不景氣,收入下降或工作不穩定,他們的購買力立刻受到影響,所以這個價格區間的房子,波動最大,最敏感。
3. 北京購房的三個階層
從這組數據,我能清晰地看到北京購房的三個階層:
底層剛需:100-200萬的小戶型,占比7.5%,這部分人多是年輕人或遠郊區購房者,依靠政策支持和家庭資助購房。
中間力量:200-600萬的小中戶型,占比70%,這是北京樓市的"脊梁",也是最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的群體。
富人:1000萬以上的大戶型,占比5%左右,這部分人受市場影響也有,但是抗風險能力較強。
頂層富人:買房主要看心情。
最諷刺的是,中產階級既是樓市的主力軍,又是最容易被割韭菜的群體,經濟好時,他們追漲殺跌;經濟差時,又是首當其沖被裁員降薪的對象,這才是真相,是不是很扎心?
4. 給不同購房群體的建議
根據這個結構分析,我給不同群體幾點建議:
對于剛需族:入場需謹慎,當前市場依然在調整中,首套房建議靠近地鐵,這是唯一不變的價值。
對于中產階級:置換一定要先賣后買,不要兩邊背風險,重點考慮品質、配套、教育。
對于高凈值人群:繼續做好資產配置,樓市只是其中一部分,品質豪宅依然有升值空間,但請控制總量。
總體來說,北京的市場依然還是穩穩當當的,雖然價格也回調了,但是只要有政策刺激,成交量還是會率先活躍起來,畢竟需求還是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