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些城市迎來小陽春,央行也要馬上降準降息,很多讀者跑過來問我:
房子還能不能投資?
說實話,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真的不太建議買房投資了。
因為一般房子,基本都屬于低流動性資產,只有自住功能。還不如買點兒黃金,或者放在銀行里,存一份安全感。
上一輪房價大周期,已經證明,全國房價普漲已經成為歷史。而房產投資,要嚴格遵守“物以稀為貴”的市場供需理論。
這意味著,房產投資,門檻只會越來越高。值得買的房子,都比較貴,而便宜的,則會越來越便宜,或者有價無市。
至于哪些城市值得買,具備上漲潛力,人口和經濟維持凈流入,我昨天在朋友圈,做了一個隨機調查。
大部分回復都是,深圳、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成都…
人們已經將經濟和房價高度匹配,房價漲或者跌,早已達成共識。這其實是市場成熟的一種表現。
再把范圍縮小呢?
深圳、北京、杭州,大家認為這是最有未來的三個城市。
國運的下一個階段由科技驅動,而這三個城市,科技含量最高,遍布科技大廠,還有配套的科技人才。無論是產業實力,還是人口質量,都處于國內金字塔尖。
再想呢?已經想不出來了。你想不出來,我也想不出來。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命數,有沒有未來,要靠“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合力,缺一不可。
滿級讀者應該知道,我去年年底,做過一波深圳團購,房子是靠搶的,那批房子很快就沒了,很多人都沒買到。開年后,這批房子周邊的價格都漲起來了。
不過沒買到的,也別遺憾,因為現在還有一個機會,60首付就能上車,而且地段不錯,地鐵、學區雙配套,我勉強跟朋友拿一些名額,但不多。
這可能是趕上深圳的最后一趟末班車,信息我放到最后,先看文章。
深圳年后熱度繼續走高,根本壓不住。有多夸張呢?
數據顯示,2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同比飆升377%,帶看量和成交也是多周呈連續增長態勢,這種狀態還是在十年前。
二手房成交價格止跌回穩,部分核心片區呈現“回升”趨勢,10 萬元/平方米以上的片區由8個上升至11個,香蜜湖、華潤城、紅樹灣等核心片區價格較去年底漲幅已經達到5%-10%。
新房市場更激烈,自2024年10月起,深圳新房已經連續 5 個月上漲,漲幅居全國首位。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 25.6萬平米,同比增長197.2%。
這兩天去深圳考察,很多新盤繼續都是排隊狀態。
去年年底,我深度盤點過深圳的邏輯。
一方面,深圳基本面越來越扎實。
經濟增速快,民營活躍,人口凈流入高,土地面積小,平均房屋持有率低,基本面位居全國第一梯隊。
另一方面,深圳庫存去化速度非常快,從去年5月份的26個月,降到了現在的7個月。半年時間,直接從“庫存壓力大”走向“庫存緊張”,庫存沒了,顯而易見,房價就會蓄勢上漲。
最后就是,深圳樓市完全走進市場底、房價底、政策底,這些邏輯,基本是2015年那波行情前夕的復刻。
而最近深圳又推出一個重磅新政,家庭申請最高公積金貸款額達到231萬元,此外,還取消了異地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戶籍和首套房限制。
也就是說,無論人在哪里,只要在深圳買房,都可以用異地公積金……這明擺著,就是對全國購買力發出邀請。
為什么深圳的政策能如此“友好”?
我猜,可能也是為了服務上層意識,全國房價整體要觸底回暖,那么就必須有幾個城市出來帶頭,讓房價先漲起來,帶動整體的房價回暖預期。而深圳,每次都是那個領頭羊角色。
其實對深圳,沒什么好講的,
3.68萬億GDP、近2000萬的體量,5.8%位居一線城市首位的增速。,每年幾十萬的人口凈流入量。作為改革開放第一城,實現經濟奇跡的城市,底層價值都在那里擺著。
這樣的數據,每次樓市進入周期谷底,都算是“倒車接人”。
而這波全國性大跌結束,周期重啟,深圳也會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可以說,深圳的發展,是國運的代表,如果深圳起不來,那也意味著沒有哪個城市可以獨善其身。還是那句話,房地產后時代的投資邏輯,稀缺價值決定一切。
至于最后一波接人的機會,具體項目我不多說,防止被中介和同行媒體竊取,只說幾個價值點。
1、地鐵盤
2、學區不錯
3、深圳發展主軸上
4、50萬方商業綜合體
5、旁邊2個公園2個文體中心
6、連續兩年全深圳銷售套數、面積雙冠王
7、開發商是當地龍頭王牌
8、帶裝修交付的
9、90%得房率
10、60萬首付就可以拿到3房
信息就這么多了,目前新推房源排號已經滿了,基本都是深圳本地人在買,這意味著這篇文章發出以后,即使想買,也很難拿到好的樓層和戶型。
不過沒關系,開發商是我多年的一個老友,這次特地拿了一些名額,可以免排號。但名額并不是很多,先到先得。感興趣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報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