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沖突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起一系列咨商,旨在更好地理解維護國際人道法如何能夠開辟通往和平與沖突降級的道路。這項工作的首場活動于3月20日在日內瓦舉行,匯聚了各國代表、民間社會成員、學者和其他專家。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米里亞娜·斯波利亞里茨表示:“不惜一切代價取得的勝利并非真正的勝利,因為這會使社會化為廢墟,并為未來的沖突埋下禍根。”
當沖突各方人道地對待敵人,避免破壞城鎮并提供人道援助時,他們也為和解奠定了基礎。通過在戰爭中維護人道,我們才能維護回歸和平的道路。
本次活動由斯波利亞里茨主席致開幕詞,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陳旭大使、國際建設和平組織“互和”(Interpeace)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伊通德·卡科馬(Itonde Kakoma)、非洲開發銀行的弗雷德里克·托伊費爾(Frederik Teufel)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行動部主任亞絲明·普拉參加了專題小組討論。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大使在發言中強調,國際社會要維護國際人道法的核心原則,共同遵守國際人道法底線;要摒棄雙標,推動國際人道法普遍統一適用;強化協作,助力人道援助。沖突局勢下必須保障安全、不受阻礙的人道準入,保證人道機構和人員安全。他表示:
作為國際人道法倡議的發起國之一,中國愿與各方攜手,共同重申對國際人道法的堅定承諾,推動實現持久和平。
此次討論是巴西、中國、法國、約旦、哈薩克斯坦、南非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于2024年9月發起的全球倡議的一部分,旨在激勵對國際人道法的政治支持。該倡議提供了一個所有國家均可參與的平臺,共同扭轉當代武裝沖突中令人震驚的無視戰爭規則的趨勢。
未來兩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法律專家將與各國共同就七個工作領域展開討論,旨在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改善對戰爭規則的尊重。國際人道法與和平之間的聯系正是其中之一,其他議題包括:預防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國際人道法國家委員會;保護民用基礎設施;對醫院和醫療設施的特別保護;武裝沖突中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海戰規則。
進一步了解國際人道法全球倡議。
01
●第23屆亞太區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圓滿落幕 中國政法大學首次挺進四強
02
●ICRC在華二十年——東亞地區代表處的前世今生
03
●對于加沙人質問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保持中立——但我們不是旁觀者
04
●科普| 關于戰俘與被拘留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