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京市海淀區培星小學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班主任培訓活動。此次培訓特別邀請到北京市豐臺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劉建老師,以“在班級發展中實現專業成長”為主題,為全校班主任帶來了一場深度與廣度兼具的思想盛宴。
劉建老師擁有教育管理碩士學位,在班主任培訓與研究領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他不僅是“北京師范大學參與北京市小學教育特色發展項目”班主任育人組專家,還在多個重要的教育項目與活動中擔任關鍵角色,如北京市中小學“學生發展規律與育人策略”班主任培訓項目指導專家、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職教研員等,豐富的履歷和深厚的專業積淀,讓這次培訓備受期待。
培訓開場,劉老師便以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做教師,我們是?的!”瞬間抓住了班主任們的注意力,引導大家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出發,深入思考當下孩子們的內心需求。這一獨特的切入點,為后續的交流奠定了基礎,也讓老師們意識到理解學生需求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培訓過程中,劉老師詳細闡述了班級管理的三個階段:看班、管班與帶班。他指出,不同階段班主任的管理行為、標準和方法,會直接影響班級建設的成效以及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形象。他強調,班級建設需要教育情懷的滋養,優秀的班主任應當運用成長型思維帶班,關注班級目標的設定、師生關系的構建以及班級活動的組織,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無限潛力,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向上成長。
劉老師特別提到,在信息網絡飛速發展的后喻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廣泛且迅速,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這一變化要求教師及時轉變角色,既要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也要做學生的知心好友,甚至是向學生學習的伙伴。面對學生的問題,多問一句“你為什么這樣做”,深入探尋行為背后的深層需求,從而構建起新型的師生關系。
此次培訓,劉建老師用豐富的經驗、前沿的理念,為培星小學的班主任們打開了班級管理的新思路,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新方法。老師們收獲頗豐,培訓結束后,紛紛將內心的感悟與收獲訴諸筆端,化作一篇篇真摯的培訓感受 。
最后,徐校長對本次培訓進行了總結,她指出:今天的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老師的心田,讓班主任明確了班級管理的目標和方向。進而鼓勵全體班主任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用愛與智慧打造優秀班級,助力學生幸福成長。
培星小學的班主任們將在專業力量的引領下,不斷提升育人能力,為學生營造更加優質的成長環境,助力每一位學生綻放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