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正在跌落神壇?美國汽車網站Edmunds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開始,特斯拉車主換購率創下歷史新高,1.4%的份額背后是無數個 “用腳投票” 的故事。有人戲稱:“馬斯克在政壇瘋狂上分,特斯拉車主卻在車市瘋狂退游?!?/p>
你以為這是偶然的 “集體出逃”?實則是揭開了更深層的矛盾——當他把商業與政治深度捆綁,讓技術理想淪為營銷噱頭時,用戶們就會開始用錢包投票。
特斯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特斯拉的崛起曾是科技改變汽車的典范,馬斯克的個人魅力更讓品牌自帶 “硅谷信仰” 光環。然而,當他掏出2.59億美元成為特朗普的 “大金主”,甚至化身 “政府效率部” 裁員先鋒時,劇情開始往反方向演了。
抗議者用縱火、劃車、破壞充電站表達憤怒,車主們則發現:開特斯拉不再是科技弄潮兒的象征,反而成了 “政治立場聲明”。
Edmunds 數據顯示,特斯拉品牌價值兩年蒸發26%,市值腰斬超7000億美元。不得不說,當創始人的政治表演成為品牌主旋律,消費者就會發現,自己曾追捧的 “科技神話”,不過是件皇帝的新衣。
可以說,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蕭何”,成敗關鍵都在他身上。
從 “解放雙手” 到 “甩鍋車主”
如果說政治爭議是導火索,那么自動駕駛的 “虛假繁榮” 就是定時炸彈。特斯拉FSD曾承諾 “無需人工干預”,卻在現實中頻繁誤判 —— 從闖紅燈到實線變道,甚至在國內測試中因 “水土不服” 收到7個違章。
諷刺的是,當車主們花6.4萬元買了個 “寂寞”,車企卻用 “輔助功能” 免責條款甩鍋。
更魔幻的是,特斯拉一邊用 “完全自動駕駛” 概念收割韭菜,一邊將數據存儲云端讓用戶維權無門。這種 “既要當裁判又要當運動員” 的操作,讓消費者直呼 “韭菜盒子里吃出了刀片”。
“華為們”的用技術務實,打破 “PPT造車” 神話
當特斯拉在政治與營銷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華為、小鵬等廠商正用技術重塑行業規則。比亞迪、華為等廠商正用技術重塑行業規則。
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覆蓋 7 萬 - 20 萬元車型,其硬件整合華為計算平臺,用激光雷達 + 視覺融合方案解決復雜路況;華為則通過MDC移動數據中心與ADS 3.0系統,為車企提供全棧智駕解決方案。
這些舉措背后,是國產車企對技術的敬畏:華為將智駕研發預算的70%投入算法迭代,而非營銷包裝;比亞迪通過500萬+車主數據優化NPS(凈推薦值)。正如網友所言:特斯拉在玩“皇帝的新衣”劇本,“華為們”卻在悶頭做“科技平權”。
這次,美國的特斯拉車主們,出現的 “逃離潮”,本質是一場價值觀的審判。還是那句話,科技公司沉迷于資本游戲和政治投機時,消費者終將會覺醒。技術的魅力,永遠在于解決問題的誠意,而非制造概念的套路。
最后問一下各位朋友:如果現在換車,你會選擇 “馬斯克的政治門票”,還是 “華為的技術干貨”?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