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2日兩天,鶴壁市淇濱區九州路街道辦聯合鶴壁善豚應急救援隊,在淇河沿岸開展了一場以“守護母親河”為主題的河道垃圾清理行動。經過兩天的奮戰,救援隊成功清理八處水面漂浮物聚集區域,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為淇河煥發新顏貢獻力量。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冬去春來,水面徜徉。風雨天氣等原因,難免會帶來河道隨風堆積的塑料瓶、枯枝落葉等漂浮物,成為河道“瘡疤”,有的嚴重堵塞攔河壩閘門形成“腸梗阻”。
從21日下午兩點開始,鶴壁善豚應急救援隊9名隊員身著橙色救生衣,攜帶專業打撈工具,駕駛兩艘皮劃艇,隊員們采取“分區包干、協同作業”模式:一人操控皮劃艇保持平衡,兩人手持近3米長的打撈叉,彎腰俯身將纏繞在水草間的垃圾逐一挑上岸。隊員在清理河道過程中,有時候會面對深陷淤泥的頑固垃圾,隊員需要跳入齊腰深的河水中徒手清理。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清理河道期間,九州路街道辦水域工作人員跟進保障,協調運輸車輛,啟用無人機對河道進行航拍巡查,精準定位垃圾易堆積區域。
鶴壁市淇濱區九州路街道辦分管水域的負責人表示,此次重點清理的河道轉彎處,水流較緩容易滯留漂浮物。未來將通過增設智能監測浮標、加密巡河頻次等方式構建動態治理機制。
“淇河是鶴壁的母親河,保護她需要全民參與?!柄Q壁善豚救援隊副隊長李寶喜介紹,該救援隊自2024年成立以來,已開展水域救援、生態保護等公益活動47次。現場不少散步市民被隊員們的行動感染,主動加入岸坡垃圾撿拾行列。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善豚救援隊員清理河道現場
一位帶著孩子參與志愿活動的市民劉女士感慨地說,今天給孩子上了最生動的環保課,守護母親河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經過善豚救援隊員和參加人員兩天的打撈,共清理八處漂浮物集聚區,打撈各種各類垃圾約1200多公斤,清理后的河面在夕陽映照下更加干凈清澈,淇河也以清澈流淌的方式訴說著守護者的故事,每一位行動者,都是擦亮城市生態底色的力量,更在市民心中播撒下綠色文明的種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