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二戰時,蘇德戰場中最悲催的城市是哪一座,那毫無疑問,列寧格勒一定榜上有名。
1941年九月,經過三個多月的進攻,德國在蘇聯境內可謂勢如破竹,當時,波羅的海周彼岸的小國均已陷入德國人的管控之中。
隨著波羅的海沿岸大面積淪陷,這使得列寧格勒完全暴露在德國人的攻擊范圍之內,沒有任何戰略緩沖的空間。
要知道,列寧格勒可是蘇聯第二大城市,而且列寧格勒瀕臨波羅的海,是蘇聯與外界聯系的重要的港口城市。
隨著列寧格勒陷入德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列寧格勒幾乎失去了與蘇聯內地其他區域的聯系;
不但對于蘇聯的戰略部署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座歷史名城,300多萬人口,陷入了絕境。
因此,蘇德兩國在列寧格勒大肆陳兵,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決戰即將展開。
德國人對列寧格勒的進攻始于9月8日,當天,德國人動用了陸軍和空軍協同作戰。
當時斯圖卡俯沖轟炸機直接沖向列寧格勒的防御陣地,無數的炸彈從天而降。
在蘇聯防御力量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德國又調集大量的地面部隊,出動超過500臺坦克和裝甲車沖向列寧格勒。
而當時,列寧格勒已經失去了與蘇聯內地的聯系,根本就無法獲得有效的支援,能夠動用的僅有城內的200多臺坦克。
雖然經過蘇聯軍隊的奮勇抵抗,沒能讓德國軍隊殺入城區,但毫無疑問,經過這場戰役之后,列寧格勒的包圍圈變得更小了。
到了9月18日,在德國人的瘋狂進攻之下,列寧格勒的通往外界的鐵路也宣告失守。
至此,列寧格勒完全與世隔絕。
誓死抵抗,堅決不投降
然而,列寧格勒戰役之所以被后人津津樂道,是因為你很難想象:
一座被圍困的大城市,連吃飯都成問題,但是就是這樣的境況下,列寧格勒非但沒有徹底淪陷,還苦苦堅守了一年多的時間。
任憑德國人如何瘋狂進攻,愣是沒能徹底撕開列寧格勒的防線,這絕對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奇跡。
當時,在列寧格勒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口號,叫做誓死捍衛列寧格勒。
連番進攻失敗,讓德國人非常惱怒,因為從1939年德國對波蘭發動閃擊戰之后,兩年多時間里,德國幾乎戰無不勝,不但波蘭被滅,就連法國這樣的強國也是輕而易舉的被滅國。
哪怕是強如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的起始階段,也是節節敗退。
當時,德軍進攻速度最快的時候,平均每天可以將戰線向前推進50公里,這樣的速度跟無人阻擋也沒啥區別了。
可是誰能想到,無望而不勝的德國人,竟然在列寧格勒吃了個癟。
因此,德國人徹底無法容忍在列寧格勒戰役上的失利,調集了230架戰機,向列寧格勒進發。
在德國人的計劃里,這一次,就算把列寧格勒炸成平地,也要拿下這座城市。
為了勝利,撒謊的孩子
想想看,230多架飛機一起行動,整個天空都是密密麻麻的飛機的身影,這個場面光是想想看,就讓人不寒而栗。
而當時,德國人的這次行動目標也非常明確,因為當時列寧格勒的守軍已經退守到城郊的防線,正所謂困獸猶斗。
這個時候,列寧格勒還有不少的守軍,如果逼急了,這些人群起而攻之,那也是相當難辦的。
而當時,除了地面上的守軍,列寧格勒還有另一重倚仗,那就是當時波羅的海上還游弋著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
雖然經過此前的戰役,這支艦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但到當時,波羅的海艦隊還擁有兩艘主力艦,2艘巡洋艦,20艘驅逐艦和50艘潛水艇。
這支力量對于德軍的威脅可以說相當巨大,如果波羅的海艦隊在海上配合陸地上的守軍發動反擊,那么即便是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和空軍也要損失慘重。
這一次,德國人的行動目標非常明確,他們就是要奇襲波羅的海艦隊,徹底抹除這支海軍的戰斗力,這樣,列寧格勒的防御優勢將不復存在。
很顯然,德國人的想法,列寧格勒的守軍也一清二楚,如何保存這支海軍,對于當時的列寧格勒來說不但極端重要,而且也是蘇聯海軍還能否具備戰斗力的關鍵一役。
當人們看到這200多架戰斗機飛向波羅的海沿岸的時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這個危機時刻,一名19歲的雷達兵格里戈里·蓋爾芬斯坦起到了關鍵作用。
很多人會說,成千上萬的守軍都沒辦法,怎么可能這場重要的戰役,會因為一個19歲的孩子而發生驚天大逆轉?會不會是言過其實呢?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蓋爾芬斯坦的主要工作就是守位科特林島上的三號雷達。
這個雷達能夠覆蓋周圍200公里范圍內的空域信號。
當時,在德軍戰機起飛之后不久,蓋爾芬斯坦就注意到了雷達上黑乎乎的一片,很明顯,這是德國人出動了大量的飛機,數量多到甚至都根本沒辦法數的清楚。
蓋爾芬斯坦立刻意識到,這條情報必須要盡快通知到艦隊和地面部隊,否則一旦敵機靠近展開空襲,必定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可是,當他用電報向上級反饋信息的時候,意外發生了,他發出的信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這讓蓋爾芬斯坦驚出一身冷汗,他不知道是自己發錯了還是設備除了故障。
無奈之下,他第二次發出了消息,可結局一樣,依舊沒有任何回應。
這下子蓋爾芬斯坦徹底慌了,如果消息傳不出去,海軍沒有任何準備,那就真的要全軍覆滅了。
因此,為了能夠降低損失,蓋爾芬斯坦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的決定甚至包含著觸犯軍法的危險。
不過在當時的時刻,蓋爾芬斯坦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了。
按理說,正常的信號發射,是需要用加密電臺進行消息傳遞,可是他兩次發信息都未能得到回應,這意味著很可能加密電臺已經損壞。
因此,蓋爾芬斯坦也顧不上那么許多了,他直接打開了公共頻道的頻段,向外發出了這樣一條信息:“200余架德軍飛機正在攻擊列寧格勒,請艦隊在10分鐘內開火支援。”
這句話廣播出去,放在平常,可就算是捅了大簍子了,畢竟公共電臺的信號意味著德國人也收的到,而且沒有加密,意味著德國人立刻就能知道蘇軍的動向。
而更為關鍵的是,此時德軍攻擊的目標明擺著是艦隊,蓋爾芬斯坦卻說德軍的動向是列寧格勒。
這樣的信息傳遞出去,不但沒能給出準確的信息,還會把蘇軍的戰略意圖給暴露出來。
但是蓋爾芬斯坦之所以會這樣說,卻是故意的。
因為,既然不能通過加密信息告知上級,由上級來部署接下來的行動,那么用公共電臺,就沒有機會去告知消息,再等待上級下命令了,所以蓋爾芬斯坦自作主張發布了命令。
在收到消息之后,波羅的海艦隊立刻嚴陣以待,所有的高炮全部啟用。
果不其然,等到先頭的德軍飛機飛到艦隊前方時候,還不等德軍的戰斗機進入戰斗位置,艦隊的高炮就已經飛向天空。
一時間,雖然德軍的飛機數量極其夸張的多,但竟然紛紛中彈,僅僅幾十分鐘的時間,230架飛機中,竟然有80多架被擊落。
雖然蓋爾芬斯坦發布的信息并非完全真實,但是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卻讓艦隊做出了最正確的部署,不但艦隊安然無恙,還對德國空軍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可以說,在當時,如果沒有蓋爾芬斯坦的勇于擔當,恐怕戰爭的勝負到底傾向于誰,根本就不得而知。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