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為貫徹落實市委“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和區委“重大項目再突破、營商環境再優化、作風建設再提升” 的決策部署,緊扣市中院《法潤泰州 營商無憂 助力“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的行動方案》工作安排,高港法院結合園區、商圈、鏈主企業分布區位特點,打造“企呼我應·法治護航‘園圈鏈’”工作品牌,靶向精準施策,以法治引擎助力打通護企安商“最后一公里”,為我區打造產業新高地、勇當發展排頭兵,成為令人向往的泰州發展新中心、江蘇中部增長極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
泰州市高港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推出《企呼我應·法治護航“園圈鏈”》欄目,展現高港法院周到服務為園區發展助力、多元共治為商圈解紛賦能、靶向問診為產業鏈壯大護航的創新舉措、典型案例和工作實績。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區新春“第一會”精神,緊扣“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中心工作,主動融入全區發展大局,以司法之“力” 促營商環境之“優”,3月21日下午,高港法院深入園區開展“企呼我應·法治護航‘園圈鏈’”活動,“面對面”為企解憂,“零距離”共商發展。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五大產業園16名企業家代表參加活動。
聚焦法治保障,精準服務企業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綜合保稅區副主任楊學進致歡迎詞,表示將不斷強化法院與園區企業的聯動協調,圍繞“保企業主體、促產業升級、優營商環境”的目標定位,不斷強化“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宗旨,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助推全區經濟要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高港法院副院長孫乃清解讀了高港法院《企呼我應·法治護航“園圈鏈”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介紹該院從預防治理、協同保障、服務提優、多元解紛、集中提速、訴累減負、權利保護、權益兌現、挽救出清、素能培優十個方面助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高港法院民庭副庭長陳茜發布了《司法服務營商環境建設審判工作白皮書暨涉企十大典型案例》。
傾聽企業心聲,共商優化服務良策
藍思精密公司代表
“我們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希望法院能多走進企業,開展涉勞動爭議的普法宣傳。”藍思精密公司代表表示。
集裝箱碼頭公司代表
“我們2023年有個涉及租賃合同糾紛的案件,雖然已經判決,但是我們租出去的集裝箱是流動的,執行起來非常困難,請法院幫我們出出主意。”集裝箱碼頭公司代表帶著具體案件,請求法院幫助并提出意見,“勝訴之后,企業最關心的就是執行,希望法院不斷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在查人找物、打擊拒執等方面采取更實舉措,及時兌現企業勝訴權益。”
揚子江藥業集團代表
“作為發包方我們一直按照相關節點支付工程款,但承包方沒有及時支付實際施工工人工資,導致農民工直接穿透式起訴我們,在這種建設工程類糾紛中,我們如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提前預防呢?”揚子江藥業集團代表向法院咨詢。
晟禾水處理公司代表
“在座有大企業、也有小企業,高港法院能專門面對面向企業解答問題,讓我們切實感受到被關心、關愛。”晟禾水處理公司代表感慨道。
談感受、說問題、提建議,一個半小時的座談會上,企業家直抒胸臆、各抒己見,圍繞提升審執效率、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加強普法宣傳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對企業家提出的問題,民庭、少家庭、立案庭、執行局等業務部門負責人當場予以解答反饋。
五大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也圍繞園區多發的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工傷保險等法律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并就提升普法宣傳、訴訟服務水平等提出意見建議。
錨定提質增效,持續優化法治生態
“今天我們穿這身制服過來,就是表達我們服務的義務和決心。”高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朱廣洲在講話中表態,高港法院將認真梳理、落實企業家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努力把法治化營商環境這塊牌子擦得更亮。
一是聚焦“效果更佳”,堅持“一盤棋謀劃”,做好平等保護“加法”。在審理涉企案件中,將嚴格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企業家合法財產權以及民營企業、企業家人格權等落實到每一個具體案件中,在辦案效果上追求法律框架內的“最佳”,在強制措施適用上把握“適度”,在辦案進程中嚴防“久拖”,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訴企業的不利影響。
二是聚焦“成本更低”,深化“一體化聯動”,做好降本紓困“減法”。暢通涉企案件立案通道,明確專人推送案件流程節點,便于企業及時了解案件辦理情況;及時跟蹤涉企案件審理進度,確保案件高效高質量審理;深化涉企案件繁簡分流,建立完善涉企案件快調快審快執機制;推行“商會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將更多涉企糾紛化解在訴前,切實減輕企業的訴訟成本。
三是聚焦“服務更好”,提供“一站式辦理”,做好提質增效“乘法”。通過召開“法企座談會”等形式,努力做到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說到做到、面面俱到;開通“高法護航·碼上服務”,隨時收集企業、商戶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推出“企呼我應·法治護航‘園圈鏈’”品牌,在園區、商圈、產業鏈聚集地,因地制宜設立融合法庭,為企業提供家門口式的司法服務。
四是聚焦“保障更優”,推出“一攬子舉措”,做好風險防范“除法”。常態化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開設“企業法律課堂”,努力將企業“需求清單”轉化為法院的“履職清單”;推行班子成員、法官掛鉤重點企業制度,定期提供“法治體檢”、普法宣傳等服務;建立企業風險預警機制,強化示范判決、典型案例、司法建議的綜合運用,用司法“大數據”助力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法院是市場秩序的“守護者”。今后,高港法院將繼續擦亮“企呼我應·法治護航‘園圈鏈’”工作品牌,深入園區、商圈、產業鏈開展各類“上門問需”活動,針對企業高頻法律問題靶向施策,以更優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高新高港經濟高質量發展。(褚鈺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